新闻
中国节能网

碳金融中心花落何地?各地方试点竞争激烈

   2015-05-13 人民网2120
核心提示: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7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随着2016年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预期逐步明晰,围绕碳交易的衍生金融产品呼声也越来越高。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7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随着2016年建立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预期逐步明晰,围绕碳交易的衍生金融产品呼声也越来越高。

发改委计划2016 年建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

“全国碳交易市场必须要成功,不能失败”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去年公开表示,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计划于2016年试运行,配额由国家统一分配,局部省市先入场,未入场省市仍须完成分配的总量目标。

发改委预计,中国的全国性碳市场到2020年将覆盖30亿~40亿吨的碳排放,约占中国总排放的40%。每年碳排放许可的期货市场价值达到600亿~4000亿元,另外市场价值更小的现货市场达到10亿~80亿元。

“整个碳交易试点目前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路还得一步一步走,别一下子扩大到全国。”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毅建议,先成立跨行政区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例如京津冀地区的交易市场,把法律、税收等等的制度跑一圈,积累经验,再推全国统一市场。

“全国碳交易市场太重要了,必须要成功,不能失败。”王毅向人民金融表示,因此一定要谨慎。

参与设计了湖北碳交易试点的齐绍洲也向人民金融感概,碳交易市场太复杂了,远远超出我们最初的想象,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事情。首先一个难点是设置配额总量,因为企业的生产活动受市场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很大,而碳交易实际上是事前设置一个配额,这就容易造成配额过松或过紧;其次是摸准排放数据。企业排放数据就是碳交易市场大厦的一砖一瓦,如果最基本的构建有问题,整个大厦设计得再好也没有用。再有协调平衡好不同行业的利益,电力、钢铁、水泥、化工这四个高耗能行业占了整个社会碳排放的95%,控制住这四个行业的碳排放是关键。

碳金融中心落户何地?各试点竞争激烈

“从国际经验上讲,碳市场最受欢迎的还是碳期货产品”

“从国际经验上讲,碳市场最受欢迎的还是碳期货产品,因为对企业来说,碳期货交易可以提前锁定企业的履约成本。此外,期货市场还能带来现货市场的活跃及其他金融产品的发展。” 张杲举例称,银行在做碳资产的抵押贷款时最担心的就是抵押品卖不出去,而如果有了碳期货,银行在做抵押贷款的同时在碳期货市场做相应额度的卖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而碳金融中心落户何地,各个试点省份同样争夺激烈。人民金融留意到,2015年两会期间,广东、湖北两地的两位全国政协委员均提出了碳金融交易中心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长安表示,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是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全国七家、中部唯一一家碳市场,经过近一年运营,武汉已初具全国碳市场中心、碳金融中心、碳定价中心雏形,建议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湖北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

而今年2月有媒体曝出决策层原则上同意广东省筹建碳排放权期货交易所的消息。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局长侯外林在两会期间进一步表示,建议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并研究启动碳期货市场建设,发展期、现货良性互动的多层次碳市场体系。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