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广西南宁糖业:节能改造助推甜蜜事业

   2015-05-14 南宁日报1390
核心提示: “广西清洁生产企业”“首届南宁市市长质量奖”……一个个沉甸甸的成绩背后亦是南宁糖业长期以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自觉践行社会担当和责任的真实写照。

全年工业用能总量下降11.9%,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611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76%,大大超过自治区下降3.2%的年度目标,创近10年来最大降幅……这组去年南宁市工业数据,透露出我市在节能降耗的力度和成果,也凝聚着无数南宁企业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上所作的努力。

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尽管遭遇制糖行业周期性困难,食糖市场持续低迷,南宁糖业仍主动作为,将节能技术升级改造作为南宁糖业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应对困难的重要措施。

“广西清洁生产企业”“首届南宁市市长质量奖”……一个个沉甸甸的成绩背后亦是南宁糖业长期以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自觉践行社会担当和责任的真实写照。

糖厂变“绿厂” 水质清澈可养鱼

走进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伶俐糖厂,记者便被厂区清新的空气、洁净的环境给深深吸引。由于刚过榨季,空气中还是弥漫着白糖特有的香甜气味,记者漫步在各个车间里,除各种自动化机械外,见到的更多是满眼的绿。“一直以来,糖厂总是和高污染高耗能联想到一起。其实不然,现在的糖厂都快成了‘绿厂’了。”南宁糖业安全环保部经理庞德昌说。他指了指刚刚排放出去的废水,是清泉流淌、鱼类成群的景象,对记者说:“这废水经过了糖厂末端废水生化处理系统,水质清澈,其COD(指污染的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这意味着,糖厂排放的废水是达标的,这水不仅能养鱼,甚至比河里原来的水还要好。”

一直以来,南宁糖业对于环保十分重视,层层签订环保责任状,建立追究制度。公司成立以来累计环保投入超10多亿元,对“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实施动态监控,实现了“三废”达标排放。“南宁糖业还率先建设烟气脱硝项目,成为广西制糖行业第一家实施烟气脱硝项目的公司,公司整体烟气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新标准。”庞德昌说。

“小炉换大炉” 高效节能又环保

如何保持经济效益又环保节能?这是摆在南宁糖业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南宁糖业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渠道来抓,迎难而上,在食糖市场低迷、资金困难的情况下,2014年共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进行了多项节能技术改造。

“想要高效又低耗能,淘汰落后产能,实行‘小炉换大炉’才是关键。”南宁糖业副总工程师钟伟介绍说,淘汰原有的旧炉、小炉,充分发挥大炉大机效率高的特点,深挖制糖厂节能潜力,能够有效提升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能耗,“仅一个2014/2015年榨季下来,分别新上一台90t/h纯蔗渣炉和1台12MW发电机组的东江糖厂、香山糖厂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收益就有2000万元,一年下来,每个糖厂少烧原煤达1万多吨,相当可观”。

记者还了解到,南宁糖业还建设变频节电项目等460项环保节能技改项目,“吨蔗标煤耗”以8%的幅度逐年下降,标煤耗保持行业一流水平。2014/2015年榨季累计标煤耗仅为3.47%,与上榨季同比下降0.58%,减少使用原煤52480吨,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循环再利用 实现绿色新发展

南宁糖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光是节能减排还是远远不够的,实现二次能源的循环再利用才是发展之道。

“制糖各环节中产生多余的糖水和污水,通过冷却、除尘、消毒等工序后可以‘变废为宝’,成为清水循环输送到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再利用。”钟伟表示,滤泥作为肥料的原料,蔗渣和甘蔗糖蜜运到造纸厂,还作为生产造纸和酒精的原料,这不仅减少对外排污,还增加了循环经济收入。

据了解,南宁糖业综合利用制糖生产副产品、资源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年产蔗渣40万吨,代替生产纸制品,年节约木材消耗量30万吨,相当于减少砍伐200万棵大树。直属四家糖厂均被授予“广西清洁生产企业”称号

南宁糖业在重视“硬件”的同时也在逐步升级“软件”。“要两条腿走路,设备和管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南宁糖业副总工程师蓝恒星表示,下一步加强培训提高全员节能环保意识,优化工艺流程,进一步管理精细化和决策科学化,在各个工艺流程根据指标进行考量和分析,精益求精,并建立糖厂、人员的节能环保评比和奖励机制,用3年时间将明阳糖厂打造成全国节能减排的标杆,让南宁糖业的“环保节能”牌更深入人心,让“甜蜜事业”更加香甜。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