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京运通创多产业新格局 加速布局“中国制造”

   2015-05-27 中国联合商报1780
核心提示: 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指引下,我国制造业将瞄准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等关键环节,走向第一方阵,跻身制造强国。

创新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

目前,我国制造业自身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信息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原有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新旧交替期,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了5大方针,分别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和人才为本,这就是针对中国制造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因此,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从这九项战略任务可以看出,创新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核心。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认为,技术创新,不仅能带动传统制造领域的生产率提高和产品性能提升,还会带来新材料、新能源、新生物等领域新产品和新设备的出现,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中国制造的背景下,京运通作为国内最早开始从事光伏设备制造业务的公司之一,坚持走技术研发创新之路,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方面取得各项重大突破,公司竞争优势尽显。

京运通,多产业格局布局“中国制造”

京运通2014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将形成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发电、新材料、节能环保多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强调着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持续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方面,早在2003年,公司自主研发出5英寸单晶硅生长炉,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多晶硅铸锭炉自主研发成功,一方面打破国外公司垄断,另一方面成为率先实现多晶硅铸锭炉产业化推广的国内企业之一。

目前,公司已具备区熔单晶硅炉和6英寸区熔单晶硅棒生产能力,未来可应用于航天、电子、微电子、新能源等各个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产业前景。其中,公司JQ-800、JQ-900、JQ-900s悬浮区熔单晶炉,可生产4-6英寸的单晶硅,可用于工业生产无污染、高电阻、高寿命、高提纯的半导体材料,可将产品应用范围从光伏领域拓展至半导体领域。

除继续保持光伏设备和新材料业务领域优势地位之外,京运通还大力拓展光伏发电业务和环保业务。目前,公司拥有已并网的地面光伏电站3座,装机容量为160兆瓦,年均发电量约2.5亿千瓦时;并网分布式电站50兆瓦,年均发电量约5,000万千瓦时。随着国家一系列光伏政策的落地,以及光伏产品报价、电站建设成本的走低,京运通2015年将继续加大对光伏电站业务的投入力度,逐步实现1吉瓦的规模目标。

随着无毒新型催化剂市场空间逐步开启,京运通在2013年已经掌握了新型无毒环保脱硝催化剂技术,并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2014年7月,公司无毒脱硝催化剂的产能已经扩至5万方/年,成为国内最大的无毒脱硝催化剂生产制造基地。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相关产业对脱硝催化剂需求将更加迫切,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生产无毒脱硝催化剂的企业,市场前景可期。在“中国制造”热潮的推动下,京运通正以多产业发展格局飞速向前,逐步打造属于自身的“中国制造”。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