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科技大腕”助力南湖区“五水共治”

   2015-05-29 嘉兴日报 2620
核心提示:今年浙江南湖区第一批2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工程图纸设计刚刚完成,即将进行招投标建设。

今年浙江南湖区第一批2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工程图纸设计刚刚完成,即将进行招投标建设。这28个项目工程图纸设计单位除了浙江省环科院,还有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他们的科研技术将进一步深化,运用到南湖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中,提升项目建设实效,推动全区“五水共治”。

此次参与工程图纸设计的是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该所是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共同建立的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和人才,大力推动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和促进地方环保产业的成长。此次清华力量从设计环节就开始加入,将推动清华技术不断改善、更新,更加适应南湖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需求,使项目发挥最大治污实效。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成为全区治污水的主要内容。今年南湖区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力争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全年计划投入治理资金1.5亿元,完成31个村、14350户的治理任务,在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面广量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南湖区在全力加快工程落实的同时,更注重工程的实效。注入科技元素,提升工程实效,南湖区一直努力着。新丰乌桥新社区、杨庄村新社区和大桥云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分别建起了生物膜处理池,其技术就是来自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在新丰镇杨庄村新社区中心绿地内,记者看到,小区目前已有180名居民的日常生活污水收集到酷似小区变电箱的集中处理池,通过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的沉淀、调节,最终流入一旁的河道。阀门一打开,无色无味的水像自来水一样排出。“出水水质达到GB8987-1996中的一级标准,为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杨庄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还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农村分散型水污染物减排试点项目”的示范工程,今年还将有部分居民生活污水接入其中,整个工程的设计日处理生活污水量达70吨。而比杨庄新社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规模更大的乌桥新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分为一期和二期,共投入192万元,设计日处理生活污水350吨,受益人口达4000余人,出水水质同样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科技治水已成为南湖区“五水共治”的一大特色。除了清华技术,中科院等大院名校的新技术也在南湖区广泛运用。与中科院合作,南湖区已在46条、32.27公里的农村河道推广狐尾藻综合低成本生态治理技术,有效消除水体中的COD和悬浮物,使氨氮、总磷指标明显改善。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