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科院:留住APEC蓝 减排任务艰巨

   2015-06-02 财新网2500
核心提示: 2014年11月5日至11日,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当时北京处于秋冬转换季节,往往风速小、降水少,静稳逆温天气频发,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为了保障首都空气,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减排措施,如重工业

APEC蓝期间京津冀地区的污染物减排了多少?如果想要留住APEC蓝,各项污染物还需减排多少?在最新一期《中国科学院院刊》,中科院刘建国等发表论文对2014年APEC前后京津冀区域灰霾污染形成过程进行了观测、模拟和评估,发现APEC蓝得力于严格减排——北京各类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在40%以上,其他省区市污染物减排比例在30%以上,但若要让APEC蓝常在,则减排任务艰巨。

2014年11月5日至11日,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当时北京处于秋冬转换季节,往往风速小、降水少,静稳逆温天气频发,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为了保障首都空气,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减排措施,如重工业企业停产、限产,机动车限行,严控施工扬尘等。

北京在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仅一天为轻度污染。研究者发现,造就APEC蓝的原因在于,北京各类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在40%以上,其他省区市污染物减排比例在30%以上,以及相对往年较为有利的气象条件。

APEC期间,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PM2.5和PM10 浓度与10月下旬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其中北京PM2.5(54μg/m3)下降了68%,石家庄PM2.5(82μg/m3)下降了58%,天津PM2.5(100μg/m3)下降了10%。


如何留住APEC蓝?研究者建模计算了京津冀区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的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当考虑 PM2.5 达标时,京津冀区域二氧化硫的总容量为 92.6万吨,氮氧化物为126.5万吨,一次PM2.5总容量为59.5万吨。

实际排放量远超于此。上述数字意味着,若要留住APEC蓝(京津冀区域实现各污染物日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年需削减二氧化硫82.7万吨,氮氧化物138.4万吨,一次PM2.5则需减46.1万吨,分别占2013年排放量的约 47%、52%和 44%。减排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在落实“国十条”的基础上,遵循环境容量的约束条件,建立污染物消减的量化调整体系。

研究者还建议,京津冀区域城市规模大、人口密度高、能源消耗强度大,大气复合污染存在区域差别。可以利用北京山地平原风(白天偏南风、晚上偏北风 )特性,先 在北京中北部区域(南三环以北)长期保持“APEC蓝”, 再分批次、分阶段逐步向南推进。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