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国的节能减排市场不应该“一家独大”

   2015-06-03 中国节能服务网2110
核心提示:合同能源管理(EPC)自引入中国以来,其发展虽称不上畅通无阻,但大体上也“顺风顺水”,从最开始的推广难,到后来逐渐被接受,再到近些年的备受推崇,似乎每一步都足以体现它的发展价值。

合同能源管理(EPC)自引入中国以来,其发展虽称不上畅通无阻,但大体上也“顺风顺水”,从最开始的推广难,到后来逐渐被接受,再到近些年的备受推崇,似乎每一步都足以体现它的发展价值。

事实上,EPC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中国相关政策的扶持。由于显著的节能效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奖励政策予以扶持,各地方也依据实际情况提供额外的补贴金额,正是中央和地方的联动,激发了节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日,《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在众多节能服务公司中炸开了锅,因为在这项政策发布后,提出开始大力推行PPP模式。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国家级、省级、市级发布的PPP项目总量达到816个,对应总投资规模超过1.7万亿。一时间众人在迷茫:国家是要开始“倾心”PPP了吗?在EPC能否继续获得财政补贴尚未明确的情况下,该捧还是该弃?

依笔者来看,中国的节能减排市场从来都不是自私的,可以包容很多种商业模式共同存在。目前,中国依然面临严重的节能环保问题,且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此看来EPC尚未完成它的历史使命,然而PPP作为一股新生力量也是发展的必然,需要快速融入中国的节能环保市场。此外,EPC和PPP的适用范围也不同,一方面,有些节能服务公司实力不强,不易争取到与政府合作的机会,不能实施PPP项目;另一方面,有些投资金额较小的节能改造项目没有必要采用PPP模式。中国的节能减排市场不应该“一家独大”,而应该是“百家争鸣”,互相竞争,相互补充,所以无论是EPC还是PPP,都不应该舍弃,而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他们共同推进环境质量向利好方向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