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天津年底前基本消除中心城区劣V类水体

   2015-06-04 天津日报1690
核心提示:本市在清水河道治理工程中,结合“三区四廊五带”的生态布局规划,通过补充水源、绿化,提升主要河道沿岸的生态景观性能,使水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观。

本市在清水河道治理工程中,结合“三区四廊五带”的生态布局规划,通过补充水源、绿化,提升主要河道沿岸的生态景观性能,使水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观。

本市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清水河道行动进展迅速。目前,中心城区和环城四区初步实现水系循环流动,全市水生态环境面貌持续向好。到今年底,将基本消除中心城区劣Ⅴ类水体,全市一级河道V类以上水体比例提高到50%,二级河道V类以上水体比例提高到46%。

2013年秋,本市清水河道行动正式启动,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规模化养殖场治理、入河排污口门治理、污水处理厂网建设、雨污合流地区改造、河道综合治理、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等七个方面治理工作全面展开。通过狠抓工业生产、农业养殖、农村生活、城区雨污合流等源头污染,统筹规划实施入河排污口门治理、污水处理厂网建设、河道截污、河道绿化等治理措施,健全完善河长制管理、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监督考核等长效管理机制,全市水环境治理基本形成了“多源并重、标本兼治、建管并举”的治理体系。

按照计划,今年在污染源治理方面将治理废水直排企业136家、工业渗坑(底泥)92个,规模化养殖场293家。截至目前已治理废水直排企业55家,废水渗坑48个,规模化养殖场18家。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今年改造雨污合流管网232.95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28座、一般镇污水处理设施26处、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24万吨/日。截至目前已改造雨污合流制地区管网39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一般镇污水处理设施3座。在河道综合治理方面,今年封堵、切改入河排污口门47个,综合治理南运河、外环河等一、二级河道29条、282公里;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和环城四区水循环调度方案,实施常态化生态补水,加快水体循环速度。截至目前已治理入河排污口门10个,区县二级河道12条,南运河、外环河以及中心城区环城四区水系联通工程等重点治理项目已全面启动,海河等景观河道24小时进行生态补水及水体循环。市水务部门继续加大对纳入“河长制”管理河道水环境的考核力度,按月通报考核结果,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实施整改,同时积极开展海河等市区一、二级河道的保洁工作,及时清除河道水草、垃圾及漂浮物,有效巩固了水环境治理成果。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