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国内首个“温室气体数据质量管理”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3-10-31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 2810
核心提示:继中国第一个强制碳市场今年6月在深圳启动以来,其他六家碳交易试点省市的管理方案也计划在2013年底出台。七大试点地区共计有1550多家企业被先后被纳入为试点企业,在初期的试水工作中已识别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交易机制的设计问题外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继中国第一个强制碳市场今年6月在深圳启动以来,其他六家碳交易试点省市的管理方案也计划在2013年底出台。七大试点地区共计有1550多家企业被先后被纳入为试点企业,在初期的试水工作中已识别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交易机制的设计问题外,目前最具挑战也最受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保证企业基础上报数据的质量。

数据是碳市场运转的血液,而企业担任了数据收集和上报的责任,若不能准确掌握真实可靠的企业碳排放数据,就不能制定合理的配额分配方案。即使在欧盟的碳排放交易机制(EUETS)这种相对成熟的交易机制中,对于企业排放数据的管理方案也经过了多次的斟酌改版且还在不断改进完善之中。

目前,中国主要的研究力量是集中在交易系统的设计和核算报告方法的开发上,而对于企业基础数据收集的科学性和保障性的管理重视还不够,主要现状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Ø监管机构对于温室气体数据的质量管理没有提出明确的执行要求。

Ø缺乏基于数据质量管理的专项研究,没有具有可执行性的技术指南性文件出台。

Ø在数据质量监管层面,现主要依靠第三方核查机构监管数据质量,缺乏更直接、更全面的监管手段。

Ø各试点地区覆盖工业行业不均,且规模分布大小不一,数据管理工作需要权衡整体局势。

Ø相对于化石能源、钢铁、水泥等重工业排放大户,中小型轻工业(造纸、纺织企业)的数据复杂性也不可小视,且与大型企业不相上下,但技术支持力量和经济能力却很有限。

有鉴于此,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CNIS)携手,于2012底开始对中国温室气体数据质量管理进行首个专项研究,尝试寻找全面提升中国温室气体数据质量的解决方案,支撑碳市场的构建工作。初步的研究发现将数据质量的管理重心应落在企业层级才是搭建中国温室气体报告基石的关键。全面提高企业层级的数据质量不仅仅针对碳交易,同时也会为地区及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和上报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于中国企业数据管理能力的现状,温室气体数据质量管理的项目研究提出了一种可有效贯穿整个数据收集和报告流程的管理方案:建立企业内部“温室气体数据质量控制与保证系统”(GHGDataQualityControlandQualityAssuranceSystem)。整个系统分三个工作部分,分别为质量控制系统的建设阶段、执行阶段和质量保证系统的审核阶段。此系统融合了十余个国际间优良的数据质量管理实践工具,全面管理企业内部存在的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如人为因素、计量因素、数据档案管理和数据准确性检验等部分),且同时适用于各行业、各规模的企业使用。

为了验证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团队于2013年10月22日在北京召开了专项研讨会,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社科院的专家出席。同时还邀请了经验丰富的温室气体数据审核认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创碳投和SGS通标公司共同参加讨论。在会议中,专家对研究的意义和初期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和支持,同也结合数据管理工作的难点提出了一些关于缺失数据、不确定性分析和审核证据质量保证方面的研究需求建议。

“温室气体数据质量控制与保证系统”的执行效率有待进一步评估。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将尝试在国内各类工业企业中推广试点企业和单位,通对各工业和排放领域的数据管理模式进行测试调研,不断扩充完善中国温室气体数据管理方法,并帮助广大参与报告的企业进行基础能力建设工作。



来自:北极星节能环保网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