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治水需全方位联动

   2015-06-09 大洋网-广州日报1780
核心提示:广州今年新建、扩建4座污水(初雨)处理厂。预计2016年年底,白云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将从现有的23万吨 日增长至50万吨 日,初雨处理能力从31.65万吨 日增长至85万吨 日,届时,珠江将每天少“喝”27万吨污水。

      6月8日报道,广州今年新建、扩建4座污水(初雨)处理厂。预计2016年年底,白云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将从现有的23万吨/日增长至50万吨/日,初雨处理能力从31.65万吨/日增长至85万吨/日,届时,珠江将每天少“喝”27万吨污水。

每天少“喝”27万吨污水,这对深受污水困扰的珠江来说,是个莫大的福音。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一直以来,市民都对河涌污水直接排入珠江耿耿于怀,广州新建、扩建4座污水(初雨)处理厂,无疑会改善河涌水质,进而提升珠江水质。

过去这些年,广州治水确实花了大力气,也取得过阶段性成效,但水质反复的老毛病一直没有治愈。比如,广州不少河涌水质都曾有明显改善,可今年4月公布的监测结果显示,16条广佛跨界河涌仅一条不是劣五类,不少河涌污秽黑臭垃圾成堆,离市民碧水蓝天的期待还有距离。反观过去治水,中心城区的污水处理水平高于广佛交界等区域,尤其是白云区的污水处理设施一直落后于中心城区的平均水平,仅有3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只占中心城区总处理能力的7.7%,这也难怪辖区的石井河、沙坑涌等河涌长期黑臭难除。

众所周知,白云区位于珠江广州段的上游,白云区河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流入市区的珠江的水质。因此,处理好白云区河涌污水,是改善珠江水质的关键,也是今后提升广州“治水”整体水平的关键点。此次在白云新建、扩建4座污水处理厂,是为扭转白云区治水的尴尬,白云位置虽然靠边,但其对治水的贡献一点也不“边缘”,改善这个“点”的河涌水质,或许是改善整个珠江水质的最关键一步。

治水难是国内外很多城市的通病。从其他城市经验来看,要破解治水顽疾,仅靠主管部门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还不行,还得全社会一齐努力。在污水源头上,企业是否严格执行了排污标准,有关部门是否对其日常排污进行了严格监督?当水质出现异常后,相关部门是否予以真正重视,并进一步调查核实原因?发现排污超标的企业,是否给予了严厉处罚,让企业“不敢排”“排不起”……具体到个人,我们是否真正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尽量少往下水道排污?

显然,治水工作只有全方位联动、多层面着力,治理河涌污染方可取得根本性成效。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