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500千伏陆桥输变电加强工程纪实

   2015-06-12 国家电网报2410
核心提示: 500千伏陆桥输变电加强工程包括线路工程和变电工程两部分。线路工程将500千伏斗山至常熟南变电站的斗熟线开断后,跨越晋家等6条500千伏线路接入陆桥变电站;变电工程则在500千伏陆桥站原有基础上,增加1台10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

今年,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迎峰度夏重点工程——500千伏陆桥输变电加强工程牵动着大家的心。该工程施工期间,6条输电大动脉必须同时停运13天。这对江苏电网来讲,综合保障难度非常大,被列为“红色预警保电”。

时间短 任务重

500千伏陆桥输变电加强工程包括线路工程和变电工程两部分。线路工程将500千伏斗山至常熟南变电站的斗熟线开断后,跨越晋家等6条500千伏线路接入陆桥变电站;变电工程则在500千伏陆桥站原有基础上,增加1台10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

预计今夏用电高峰期间,斗山至陆桥间500千伏双线的最大负荷可达205万千瓦,超稳定限额15万千瓦,工程必须抢在迎峰度夏前安全投运。

该工程新建线路需跨越运行中的500千伏晋家/晋港、斗陆/斗桥、山常/斗常等6条输电线路,无法封网施工,必须停电施工。

“多条重要线路、长时间停电,给电网运行带来严竣考验。”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庆介绍,停电施工期间若500千伏常太/常仓双线发生跨线故障,可能造成张家港、常熟两市损失超过65%的负荷,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国家电网公司和国网江苏电力精心部署。“要科学制定停电计划,以最高标准做好重点线路、变电站的电力保障与安全保卫工作,将电网运行风险向政府报备……”5月8日,命令一出,大家立即行动:做足风险分析,优化施工方案,仅停电计划就讨论了10余次,最后确定的计划停电时间由原方案的15天优化到13天。

优方案 细步骤

“我们通过整合优化施工方案,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强化现场管控等,着力提高施工作业的效率。”500千伏陆桥输变电加强工程业主项目经理、江苏电力经研院的王浩说。

为确保工程顺利完成,江苏电力经研院编制详细的工程建设相关文件,同时选派具有长江大跨越施工经验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施工,细化每个施工步骤。

6月1日,王浩早早来到晋家线跨越施工现场,监理、施工人员和牵张机械已全部到位。“今天是紧线最后一天,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确保安全和质量。”据王浩介绍,为圆满完成这段长约1千米的架线任务,江苏电力送变电公司调集多种设备力量,避免牵张设备来回转移延误时间。

“我们每天早上6点开始施工,最大限度地利用每天的有效施工时间。”王浩说。6月2日中午,该工程涉及的所有停电施工任务全部完成,比计划提前半天。

强保障 提质量

6月2日21时,“红色预警保电”圆满结束。为了配合施工,±800千伏锦苏线、18条500千伏线路、11座500千伏变电站均进入“红色预警保电”状态,任务落在了江苏电力检修分公司和苏州供电公司身上。

“这些天,每时每刻都是严峻的考验。”江苏电力检修公司苏州分部张家港运维班班长张卫民说。

在这期间,通信系统也立了大功。电网预警发布后,江苏电力信通公司立即与苏州供电公司共同编成《通信系统运行风险红色应急预案》。预警期间,通信运维人员每日巡检13个厂站30余套设备,苏州供电公司网控室恢复24小时有人值班制度。整个红色预警期间未发生一起通信缺陷,未中断一条电网生产业务,有力保障了电网安全运行。

停电施工的13天中,根据《电网运行风险红色预警应急预案》,一类保电线路每1千米线路为1个值守区段,由1组2人现场值守,分两班轮换,24小时看护,同时另有4组8人开展每天3次的督察巡视;二类保电线路共有6组12人进行不间断巡视;张家港、常熟南等8座500千伏变电站临时恢复有人值班,由其每天对保电设备进行不少于3次的巡视及测温。这样严密的保障措施,也是这场攻坚战取得圆满胜利的重要原因。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