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天津滨海新区积极推进工业节能工作 绿色账本算出企业多赢

   2015-06-24 滨海时报1970
核心提示:近两年,该公司积极挖掘余热利用潜力,节省了大量能源。而在滨海新区,像立中车轮这样寻求绿色发展的企业不在少数,新区去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综合能源消费量也实现了同比下降。

来自天津立中车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中车轮)的铝合金车轮,驱动着众多国内知名品牌的汽车在世界各地飞驰。在谋求快速发展的同时,这家天津开发区企业也在探索绿色发展之路。近两年,该公司积极挖掘余热利用潜力,节省了大量能源。而在滨海新区,像立中车轮这样寻求绿色发展的企业不在少数,新区去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综合能源消费量也实现了同比下降。

走进立中车轮位于开发区西区的生产基地,记者最先看到的就是繁忙的装卸场面,来自各地的运输车辆等待着把车轮产品运输到各大车厂。最近几年,这家企业保持着快速发展。但令人眼亮的除了经营业绩外,还有节能成绩。“我们本着能源的二次利用,着眼公司产生热量的各个环节,想方设法通过回收系统,进行重新利用。”该公司设备部部长陈长山介绍,“车轮制造过程,需要以水为介质进行冷却,之前这些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却水,会进入冷却塔进行降温。如今,我们把这部分原先白白散掉的热量,用来加热公司的洗澡水。”

“压缩空气制备系统是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余热的重头戏,理论上压缩空气制备过程中消耗多少电能,就会产生其85%左右的热量。”陈部长告诉记者,他们选用国内先进的热交换器,引入涂装生产所需的外置加热缸,原先加热所需的天然气,现在基本上被余热所替代。陈长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仅此节省的费用,一年就达500余万元,一年时间就能收回成本。节能对于企业而言,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收益,还能获得政府的支持,同时对环境也会产生实实在在的有益影响,可谓是多赢。

除了企业在积极应对,新区也在积极推进工业节能工作。记者获悉,去年新区建立健全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负责人备案制度,并与31家重点用能单位签订《节能自愿协议书》。去年,新区推动锅炉改燃、热泵系统利用等20个重点节能项目改造,实现年节能量12万吨标准煤;推动实施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热泵系统利用工程等14个节能项目,实现节能量近万吨标准煤。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