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汽车小时代的市场潜力

   2015-06-25 搜狐汽车2480
核心提示: 不知从何时起,“小”、“微”、“快”成了社会的一大旋律,比如受观众欢迎的《小时代》以及很多微电影、风靡全国的通讯软件“微信”以及由电商发展而来的“快递”等等。

不知从何时起,“小”、“微”、“快”成了社会的一大旋律,比如受观众欢迎的《小时代》以及很多微电影、风靡全国的通讯软件“微信”以及由电商发展而来的“快递”等等。其实,在中国汽车市场也悄然刮起了一股“小”汽车之风,比如两厢车越来越受年轻人欢迎,还有广受女性车主青睐的A0级车等,甚至有不少年轻人以购买时尚两厢车为新炫潮流。由于两厢车比同级别的三厢车要短,所以我就把这个现象成为汽车小时代,他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汽车消费理念。

从具体的销售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福克斯两厢的销量就一直位居A级车排行榜前列;再比如高尔夫7今年1-5月已经累计销售6.54万辆。2014年高尔夫参加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获得了国家杯两驱组和国家两驱组厂商杯的双冠军。而在今年6月1日的CRC首站比赛中,一汽-大众车凭借高尔夫赛车的出色表现,力压韩寒参加的斯巴鲁车队,再夺得车队和制造商双料冠军。正是得益于该车的良好品质,高尔夫已成为消费者关注度最高的两厢A级车。我认为,汽车小,就意味着灵活,而灵活正是年轻人的标签,而年轻人就充满活力,而社会发展正需要这种活力,所以汽车小时代不仅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其实有诸多益处。

另外,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按照预计至2022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饱和,中国汽车市场的年均增幅也将下降5%,待到那时,汽车的购买主力将是二次购车者。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二次或三次购车的消费者,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对车的消费观念趋向于理性化,他们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汽车,不再盲从于追求所谓的“加大”“加长”更不在乎所谓的“大气”。实用至上,不盲目迷信所谓的神车品牌,根据自己的用车需要选择合适的汽车,是理性汽车消费者的主要特点。

如果我们走到欧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就会发现,诸如高尔夫、飞度、致炫、POLO等两厢车停满城市中的大街小巷,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欧美日的消费者不比中国人富裕吗?难道这些发达国家的豪车不比中国便宜吗?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欧美日等这些汽车工业发达的地区,消费者的购车理念早已成熟,汽车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代步工具,“只选对的不选贵”是他们的购车原则。因此,欧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地区,“小”汽车现象十分明显,几乎没有“加长”这一说。

或许大家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家用车,在其运行的大部分时间里,车里就只坐着司机一人,“小”汽车完全可以胜任我们日常几乎所有的用车需要。因此随着国内理性购车消费者的增多,中国汽车小时代也将悄然到来。

其实,两厢A级车的畅销就是国内消费者购车观念理性化的重要标志。因为就在前几年,人们还习惯于把轿车等同于“轿子”,坐轿车叫“坐轿子”。而在中国人浓厚的传统观念中,坐上“轿子”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正是由于这些思想的影响,前几年很多经典的两厢车型在国内找不市场,一直很尴尬的存在。

但是现在我们发现,随着年轻消费者的成长,人们对车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两厢车开始走俏,今年5月高尔夫的销量就超过了新宝来。而且两厢车在国内形成了单独的汽车分支,与三厢轿车剥离,其整体销量也在攀升,比如飞度、福克斯两厢、高尔夫、赛欧两厢等车型,其销量绝对不输同级别三厢轿车。

一般来说,两厢车肯定会比三厢车短小,所以可以把两厢车的走俏看作是汽车小时代到来的标志之一。汽车小时代的到来,能带来两个最明显的好处。

第一,我们都知道,随着政府对治理雾霾污染决心的加大,汽车尾气污染成了被治理的重点对象之一。而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推广小排量汽车,但是发动机排量减小后,动力性肯定受到影响。但是小排量的两厢A级车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标致308S的1.2T以及高尔夫1.2T版等车型,不仅有着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也很好。所以搭载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两厢A级车应该被广泛推广。

第二,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近十年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暴增了近十倍,而城市道路以及停车位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却仅增长了不到4倍,所以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就是汽车太多、道路太堵、停车位太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两厢A级车更短小、更灵活的优势就开始显露。谁都可以想象得到,当我们来到拥堵的超市门口,一辆全尺寸SUV和一辆高尔夫,哪个更容易出入和找到停车位?

我认为,随着汽车小时代的到来,两厢车必然逐步成为潮流。但是,由于购买两厢车的大多都是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因此车企在两厢车的设计上一定要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方向,动感时尚应该是其总体的设计标签。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