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浙江全过程管控再建特高压

   2015-06-25 国家电网报2290
核心提示: 灵州—绍兴±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是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负责建设管理的第三个特高压工程。工程建成后将与溪浙特高压工程实现水火互济,形成浙江电网“两交两直”特高压网架。

灵州—绍兴±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是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负责建设管理的第三个特高压工程。工程建成后将与溪浙特高压工程实现水火互济,形成浙江电网“两交两直”特高压网架。

加强技术培训 完成桩基施工

武丙洋是灵绍特高压工程浙江段业主项目部质量管理专责,在特高压绍兴换流站建设中承担质量管理、技术把控的重任。5月12日,记者在绍兴换流站采访时,又见到了这位老朋友。

灵绍特高压工程是武丙洋参建的第二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早在溪浙特高压工程建设时,记者便在金华换流站认识了负责金华站质量管理的他。“我是从金华那边直接来绍兴站项目部报到的。”武丙洋放下手中的工作聊了起来。如今,他每天在换流站现场排计划、抓质量,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绍兴换流站三面环山,地质地形条件差。且当地气候多雨,换流站土方工程量又大,导致施工难度较大。另外,地处经济腹地的这座换流站,规划占地非常紧凑。数据显示,绍兴站围墙内占地仅14.1公顷,是目前我国所有特高压换流站中占地面积最小的。其单位占地换流容量相当于56.7万千瓦/公顷,比同样以占地紧凑著称的特高压复奉线上海奉贤换流站42.5万千瓦/公顷的数据提高了近三分之一。

面对这样一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换流站,国网浙江电力在技术培训上下足了功夫。

2014年年底,武丙洋参加了国网浙江电力组织的灵绍特高压工程换流站建设管理暨安全质量交底培训会。从安全管理形势、通用制度及案例,到工程分包管理等各个方面,他全面系统地接受了多层面、多角度的专业技能强化培训。“项目部还购买了大量关于特高压直流技术的书籍,平时常请技术支撑单位的专家到工地培训大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形式,我们很受用。”武丙洋说。

在强调项目部管理人员自我学习的同时,国网浙江电力还非常注重各参建单位员工的技能提升。在工程建设不同阶段,项目部结合各阶段建设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目前,绍兴换流站正在土建阶段。项目部邀请业内专家,就建设现场地质地理、气象条件等内容,对土建施工人员开展培训和答疑。“目前,在现场有近500名施工人员同时进行土建作业,大型设备有数十台。”武丙洋介绍道。

6月11日下午,绍兴换流站施工如火如荼,驾驶员殷胜涛操作着旋转式打桩机打入全站最后一基桩,标志着绍兴换流站4969根桩基施工基本完成。

创新管理机制 实现全过程管控

在浙江,已先后投运了皖电东送、溪浙、浙福“两交一直”共3个特高压工程。自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明确由国网浙江电力试点承担特高压工程现场建设管理工作,推进交、直流特高压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以来,国网浙江电力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批复的“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逐步总结并提炼出一套具有浙江特色的特高压管理机制和工程全过程管理方法。

“这是国网浙江电力负责直接建设管理的第三个在浙特高压工程,我们在特高压建设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国网浙江电力建设部特高压管理处处长姚耀明说。其实,公司早在2012年即明确要求国网浙江电力组建特高压工程建设工作机构和日常办事机构,承担在浙特高压工程建管任务。从已建成投运的皖电东送、溪浙、浙福工程,到在建的灵绍工程,国网浙江电力逐步构建了一套建设管理分级协调、专业管理分工合作的特高压管理机制体系。

在施工准备阶段,国网浙江电力针对项目前期选址至开工准备提出“五提前、五落实”措施。通过提前规划布局落实论证比选、提前租借土地落实站址保护、提前安排部署落实管理策划、提前联系协调落实开工准备、提前预想应对落实过程管控,有效推动灵绍工程工作合法、有序、高效地开展。

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充分总结和吸收溪浙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国网浙江电力安全监察大队、参建单位安全监察部门、属地公司安全监督“三位一体”,全方位、全过程对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该公司还采用3G无线视频监控设备、无人机等最新科技手段不断加强对现场的实时监控。“我们还通过在手机上安装APP软件,实现现场监理人员对每一个环节的旁站、巡视和签证都通过手机拍摄的照片实时上传,确保监理人员的到岗到位。”浙江经研院业主项目部经理廖玉龙说。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