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五水共治怎样向新常态转变?

   2015-06-26 中国环境报 1570
核心提示: 浙江省衢州市在四级“河长”全覆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河长”工作责任化、“三河”治理长效化、水质监管智能化的“三化一体”“河长制”样板工程,变“河长冠名制”为包“责任田”,推动“五水共治”工作从治污向治理新常态转变。

浙江省衢州市在四级“河长”全覆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河长”工作责任化、“三河”治理长效化、水质监管智能化的“三化一体”“河长制”样板工程,变“河长冠名制”为包“责任田”,推动“五水共治”工作从治污向治理新常态转变。

截至4月底,全市河道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乡镇交接断面水质合格率达93.1%,88.2%的河段水质达到水功能区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合格率达100%。

强化“河长”第一责任

补助资金与考核排名挂钩

考 核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机制,衢州市出的第一招是阳光治水“晒”“河长”。制定《关于切实加强舆论监督机制建设推行“阳光治水”的通知》,公开监督举报电话, 开通“96811”“五水共治”监督举报电话。加密涉水问题暗访曝光频次,市级新闻媒体每周两次曝光涉水环境问题,并同步采访所属乡镇级“河长”。积极开 展责任河道“认河”、“领河”、“治河”活动,146位市、县领导带头治河,建立“河长”履职情况一季一陈述制度,及时掌握“河长”履职情况。

第 二招是河道水质“督”“河长”。衢州市将水质改善指标列入各县(市、区)和“河长”单位的目标责任考核,按《衢州市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办法》,对全市 103个乡镇实施断面水质月监测、季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资金拨付、乡镇干部考评、乡镇主要领导政绩直接挂钩,形成村级分段管护、乡级断面负责、县级分 区整治“三位一体”的全覆盖保护机制。连续3个月交接断面水质监测不合格的,约谈乡镇主要领导及相应“河长”。

第三招是管理考核“赛”“河 长”。衢州市制定“二级河长”、“三级河长”工作考核制度,将结果排名通报。衢州市政府安排“河长制”专项资金,补助资金与考核排名挂钩,考核结果位于后 3名的“河长”由市总“河长”约谈。通过社会监督和严格考核,强化“河长”第一责任,督促“河长”牵头组织所管河道综合整治方案的制定、论证和实施。开设 《河长在行动》短信专栏,实时发布“河长”动态,推介“河长”治河经验,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制定九大否决指标

对三大类不符合标准的黑臭河重新“戴帽”限期整改

防 反弹,必须狠抓动态复查。衢州市建立《黑臭河定期“回头看”制度》,市治水办每半年对已通过验收的黑臭河进行一次复查验收。根据省垃圾河、黑臭河清理验收 标准和验收管理技术规程,结合衢州市实际,制定九大否决指标。5月15日起,市治水办联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水利、环保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4个专项督查 组,对全市8个区块已通过验收的黑臭河开展复查。

严格摘帽标准,也是一项有效措施。衢州市建立了《黑臭河治理动 态管理机制》,对已通过验收的黑臭河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水质监测和综合评估,对三大类不符合标准的黑臭河重新“戴帽”限期整改:因“河 长”责任不落实、截污纳管不到位,出现新增劣Ⅴ类水质断面,达不到黑臭河治理验收标准的;黑臭河治理复查验收未通过,在一个月内限期整改未完成的;因河道 污染问题,被省级媒体曝光,情节严重的。

在实际工作中,衢州市按照“把城市地下地理信息系统建起来”的目标,投入673万元,开展市区地下 综合管线普查、整测及建库。地下管线普查面积约98平方公里,共涉及给水、排水等八大类11种管线,探测管线总长度近3000公里,共形成1:500综合 管线图1314幅;开发管线数据库、BS与CS管线系统各一套,实现地下管线信息动态管理,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网维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推进治水治污长效运维。

推进水质监管智能化

全市407条乡镇级以上建立“河长制”河道的信息录入系统,显示“一河一策”治理进展等

构 建信息化监管平台。衢州市依托智慧环保项目建立“五水共治”信息化作战指挥系统,汇总1663张“河长”信息表、152个乡镇交接断面水质信息等。按照 “智慧治水”目标,将全市407条乡镇级以上建立“河长制”河道的信息录入系统,详细显示每条河流的“河长”人员及“一河一策”治理进展等。积极推广全市 “河长”手机APP系统,实现河道检查情况、公众举报受理、接受上级“河长”指令、整改情况反馈等信息实时传输,推进治水智能化管理。

实行 动态化排污预警。衢州市将已建成的5座河流交接断面自动监测站、5座饮用水水源自动监测站、126套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设施的监测数据汇总到智慧环保平 台,24小时监控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及治污设施运行情况,实现市、县、乡镇三级联网。在全市国控、省控等重点企业废水排放口、固废存放点等区 域进行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整合公安部门“天网系统”、水利部门信安湖流域视频监控系统,构建全市重点污染源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治水指挥部实时监控 和水环境监管“看得见”。

打造全民化共治样本。衢州市依托智慧环保项目,开发“爱环保”手机APP,实时发布全市5个交接断面水质状况和 11项监测因子浓度、55个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情况。组织开展在线调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参与人数达1800余人(次)。开通污染投诉专用界面,群众 通过语音、照片等方式,实时举报环境违法行为。运行一年多来,全市通过“爱环保”共受理涉水环境污染投诉30余件。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