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实现人车路的“完美”和谐

   2015-06-30 山西经济网 2350
核心提示: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一脉相承。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是通达、有序、安全、

“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一脉相承。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是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高效、持久。概括地讲,就是实现交通和谐,人车路的和谐,人与社会、自然环境、心理环境的高度和谐。”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副处长赵小宙对记者说。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省在打造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同时,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工作,全力打造绿色交通。“绿色”不仅仅是概念,已被广泛应用到高速公路建设、交通运输方式改变以及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等方方面面。

“公交都市”在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主要包括结构性节能减排、技术性节能减排和管理性节能减排,其中结构性节能减排的成效最为显著。”赵小宙说。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就是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打造“公交都市”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更新新增公交客车3000多辆,公交车辆新度系数、公交车万人拥有率和公交出行分担率大幅提升。

2012年10月,太原市成功获批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后,太原市委、市政府顶层推动,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按照国家“公交都市”相关要求,大力实施公交提速等工程,提高城市公交化水平。目前,城市交通状况和城市环境明显改善;车辆状况、乘车环境和乘车舒适度明显提升(高峰时段拥挤程度由2010年的115%下降到目前的96%);公交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由2010年的23.1%提高到目前的29.82%,公共自行车分担率6.79%)。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安全、舒适。

据了解,截至目前,太原公交提速工程已建成公交专用道111.52公里,公交运营速度达到16.77公里/小时;规划引领工程,已编制完成《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太原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等5个规划方案;多元网络工程,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11月开工,快速公交BRT系统正在做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公交线路调整优化根据城市道路建设改造情况和群众出行需求及时进行,城区共开通公交线路190条;枢纽支撑工程,已建成公交场站36处;智能交通工程,已建成公共自行车运营指挥中心、道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出租汽车GPS指挥中心、交警交通指挥中心、治超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低碳交通工程,已建成加气站20座;公共自行车方面,建成服务点1262个,投放自行车41000辆,开通锁桩57000个。

运输企业面临“绿色转型”

截至今年3月底,山西汽运集团拥有天然气车辆总计1502辆,其中公交车223辆、城际线路车352辆、货车165辆、出租车617辆、教练车145辆,出租车、教练车全部为“油、气”双燃料车。

随着国家“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以及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气化山西、净化山西”等发展战略的实施,道路运输企业也积极投身到绿色、低碳、高效、安全转型发展中来。作为山西道路运输行业最具主导力和综合实力的企业,山西汽运集团积极促进节能增效、优化交通运输网结构,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品牌优势、土地资源优势等行业基础优势,积极使用和推广新能源车辆,并在客运站场、物流园区和重要的运输通道合理配置、建设覆盖全省的车用充电桩网络,实现新能源利用在运输行业的新突破、新发展,为优化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和山西公路网的清洁化和环保节能做出积极的努力。

不仅是大型国企,在政策的引导下,我省中小运输企业也积极致力于绿色转型。今年,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对16家道路运输企业开展了“车船路港”千家企业2014年节能目标考核评价工作,完成了大型道路运输企业相关信息的统计报送工作。鼓励发展清洁能源车辆,组织35家道路运输企业申报了天然气营运车辆2015年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2694万元。截至目前,全省甩挂运输专业企业达到13家,甩挂运输牵引车达到1128辆,牵引车与挂车比例达到1比1.32。

高速公路是绿色交通的主力

“《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LNG加气站建设和经营方案》今年1月已经通过,年内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LNG加气站就要建设,我们会优先建设运煤主通道加气站。”省高管局副局长范双成对记者说,“规划到2020年底,累计建成LNG加气站142座,基本实现全省高速公路LNG加气站点全覆盖。”

说到绿色交通,高速公路无疑是主战场,从建设时期的用料、技术工艺、设施设备到后期的运营,每个环节都贯穿着“绿色”。

据了解,由省高管局承担的《公路隧道节能照明设施验收与养护规范》技术标准已由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于2014年12月1日发布。今年省高管局已对晋城管道岭隧道、柿树掌隧道、忻州雁门关隧道、顿村收费站进行了LED灯具改造。

ETC建设和推广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收费站交通拥堵,减少污染物排放。继2013年至2014年我省与河北、陕西实现ETC联网以后,根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确定的6月底实现与河南省联网的要求,按照应急工程项目推进程序,省收费结算中心于5月底完成了闻垣高速蒲掌站、长平高速虹梯关站两个与河南相连的两省共建站的ETC车道建设,并组织实施了联合测试,达到联网要求。截至目前,我省已开通路段与河南相连的5个省界站,除晋焦高速未联网外,其余4个均达到了全国ETC联网要求。

治超不停车检测系统有全封闭、快速检测、安装维修方便、不受自然因素影响等特点,使用该系统检测一辆车仅需5秒左右,较原检测方式提高30多倍,可大大提高货运车辆的检测速度和通行效率。目前,我省已建成高速公路治超不停车检测车道400多条。

此外,为解决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冬季采用燃煤锅炉供暖,能源消耗大、运行费用高、污染严重的问题,我省在新建高速公路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尝试采用地源热泵技术。该技术已在太佳(西)高速公路、平阳高速公路、闻垣高速公路、闻合高速公路等项目上应用。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