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高效节水农业:小水滴背后的大收益

   2015-07-09 新华网宁夏频道2490
核心提示:炎炎夏日,记者走进沙坡头区东园镇八字渠村,村民陈素茸家的农田绿油油一片,辣椒、西红柿、玉米等作物茁壮生长,在每种作物地里都安装了滴灌毛管,作物灌溉全靠它们。

炎炎夏日,记者走进沙坡头区东园镇八字渠村,村民陈素茸家的农田绿油油一片,辣椒、西红柿、玉米等作物茁壮生长,在每种作物地里都安装了滴灌毛管,作物灌溉全靠它们。

陈素茸是固原第一家土地流转种植大户,自2009年开始流转土地,陈素茸和丈夫如今经营着3056亩地,种有玉米、蔬菜、水稻、西瓜等作物。2014年,陈素茸在自己的2000余亩地里安装了滴灌管,收到了很大的效益。

陈素茸说:“从去年使用了高效节水农业滴灌技术后,我明显感觉到省水、省力、省钱,以前一亩地水费需要75块钱,现在只需要30块钱;施肥也不用人了,直接将化肥溶解到水里,在滴灌的过程中就一并进行了,既均匀又省力,作物产量也比以前提高了,平均一亩田年产量增收200斤。”

近年来,在市水利、农牧、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沙坡头区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在推广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扬黄灌区先后建成了宣和、永康永大线枣树滴灌9.8万亩,兴仁镇高庄王团滴灌2.6万亩,康乐、敬农生态移民区滴灌1.89万亩,中卫工业园区速生林滴灌2万亩。2013年,在自流灌区建设东园、镇罗供港蔬菜喷灌1.24万亩,柔远、镇罗、常乐及中卫市良繁场滴灌2.67万亩。2014年,在自流灌区建设了5.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涉及东园、迎水桥、文昌等7个镇33个村。采取滴灌和喷灌相结合的方式,种植制种玉米、青贮玉米及瓜果蔬菜及经果林等。截至2014年,沙坡头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25.8万亩。

为缓解工业、农业、生态用水矛盾,确保沙坡头区工业、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委、市政府在总结硒砂瓜、红枣等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自流灌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发展制种玉米、棉花、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的高效节水农业模式。2013年,引进宁夏中企宏邦有限责任公司,对沙坡头区自流灌区进行了实地勘察,拿出了高效节水农业规划,并制订方案,实施了2.67万亩的高效节水农业。2014年,根据市委、市政府“1050”行动计划,依托小农水项目、国土项目,沙坡头区又发展了5.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

如今,高效节水农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项目区实施滴灌,缓解了供水矛盾,降低了用水成本,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发展。据初步测算,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亩均净用水量在120立方米至150立方米,较传统的灌溉方式节水50%以上。通过节水有效缓解了沙坡头区工业、生态、农业用水矛盾,有力地支持了固原工业经济发展。节水农业得到了群众及社会的认可。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