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得天独厚不忘生态立市 山东威海经济环境揽双赢

   2015-07-10 中国环境报2720
核心提示: 生态立市,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科学谋划,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共商共治,引导全民参与环保……作为一座“绿色工业城市”,山东省威海市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在得天独厚的条件下没有止步,而是以真抓实干力争有所作为。

生态立市,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科学谋划,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共商共治,引导全民参与环保……作为一座“绿色工业城市”,山东省威海市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在得天独厚的条件下没有止步,而是以真抓实干力争有所作为。

  得天独厚不忘生态立市 山东威海经济环境揽双赢

作为摘取“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等众多桂冠的山东省威海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力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通过科学谋划,分类施治,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安全防控等工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威海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53天,其中优的天数41天,良的天数112天,全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为172天,继续在全省名列第一,四项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也是全省最优。

生态立市

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作为一座“绿色工业城市”,威海市产业结构低能耗特征明显,万元GDP能耗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进入经济新常态,威海将生态立市、环境优先放在城市发展战略的第一位,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威海市委书记孙述涛明确指出,威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自然的这份厚爱为这座城市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山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惠强调,要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秉承“三生”(生态、生产、生活)共融的发展理念,健全生态建设与保护长效机制,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生态优势,走绿色化发展道路。

据统计,近两年来,仅市长批示涉及环境保护的文件就达125件。一份份批示和文件,为全市做好绿色化发展大文章指明了方向。

在项目审批建设中,威海市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先算、后审、再批”的污染物总量确认工作程序,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两高一资,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律拒批。今年1月~5月,威海已拒批3个项目。

威海市抓住编制《威海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契机,将全市5797平方公里土地全部纳入环境管理,进行区域管控、空间布局、产业安排。利用环境总体规划,划定红线区域,实施红线管理,对不同区域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学谋划

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蓝天白云天数达31天。”在山东省环保厅6月中旬公布的5月17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排名中,威海再次高居榜首,5月天天都是蓝天白云天。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衡量空气质量最直观的指标,威海空气质量始终位居全省第一,“蓝天白云”已成为威海的自豪。

为推动全市大气污染治理,威海市政府与各区市及市直部门签订《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书》,以“责任状”的方式将治理任务落实到基层。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动机制,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同时,科学谋划,分类施治,发布《威海市2013-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详细规范每一阶段集中防治任务。

5月底,环保和安监部门联合约谈了一家化妆品公司负责人,就私自上马违规项目面对面“谈判”,当场下达停业整顿要求。市环保局通过与重点排污企业约谈,曝光企业违法行为,让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制约企业非法行为。

“违法排污问题一经发现,必须立即停产整顿,我们绝不姑息。”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负责人说。不久前,环保与公安部门联合出击,查封了一家位于环翠区羊亭镇的“三无”化铝企业生产车间。

围绕构建大环保格局,威海市财政、环保、交警部门联合出击,向机动车尾气污染宣战;建立起公安快侦、检察院快诉、法院快判的联动机制;市城建部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领域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把整治建筑扬尘、裸露土地、违章建筑等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经信等6部门联合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已有330家加油站完成治理任务,走在全省前列;城管部门加强油烟治理和路边烧烤摊治理。

在强力推动下,全市重点工业治理项目全面完成,热电脱硫、脱硝、除尘设施配套率达100%,全部提标改造,拆除燃煤机组烟气旁路,建成区及集中供热范围内141台燃煤小锅炉中已淘汰拆除83台。截至目前,8592辆黄标车审核办理,发放补贴资金6388.29万元,位居全省前列;黄标车“黄改绿”工作同步推进,已有105辆“黄改绿”车辆申请补贴。

据了解,去年以来,威海市累计立案处罚环境违法案件21起,立案侦办刑事案件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刑事拘留11人,对两起涉嫌环境犯罪案件予以判决,追究4名责任人刑事责任。

共商共治

引导全民参与环保

环境质量改善是环保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环境质量改善的目的是为了让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享受宁静优美的生活环境。威海市积极发动广大市民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做威海环境的监督者、守卫者和践行者。

今年3月26日,威海市首批环境监督员队伍成立,由来自企业、学校、社区、网络等各阶层的102名成员组成,其中,网络监督员有20名。有微博网友发配图微博“张村一家工厂的大烟囱安在侧墙,冒着黄烟,还有各种树遮挡……”,并@刚上任的网络监督员“发现威海”,@发现威海将这一消息转发给了环保部门。

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当天迅速排查周边企业,对问题企业下达整改通知,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网友们纷纷点赞。“网络监督员就是借助网络监督的力量,及时向环保部门反馈群众发现的环境问题,便于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发现威海说,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荣耀。

威海环保政务微博开通以来,粉丝量达4万多,发帖2000多篇,对网民反映的环境问题及时查处并公开说明,获得了众多网民的点赞,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等5家单位联合发布的全国环保系统政务微博排行榜中排名第十。

通过公众平台开展社会化监督,这是威海市环保局在“互联网+”时代的有益探索,创新公众参与环保的方式、方法,拓宽了渠道,激发了民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热情。不仅仅是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公开、环境宣传,而是线上反映问题,线下执法,线上组织活动,线下开展活动等,把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转化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正能量。

在威海,有153所绿色学校、165个绿色社区、16个环境教育基地及一支2000多人的环保志愿者队伍,他们以城市主人的姿态,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绿色动力,践行着对“绿色生活”的承诺。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