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浙江杭州余杭区如何做到生活垃圾负增长

   2015-07-14 工人日报2740
核心提示:记者日前从杭州余杭区城管局了解到,今年1月到5月的数据显示,余杭全区生活垃圾总量为26.04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539吨,增长率为-2.45%。余杭区首度实现了生活垃圾的负增长,背后正是垃圾分类立了功。

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回收处理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难的一环。不过,记者日前从杭州余杭区城管局了解到,今年1月到5月的数据显示,余杭全区生活垃圾总量为26.04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539吨,增长率为-2.45%。余杭区首度实现了生活垃圾的负增长,背后正是垃圾分类立了功。

据了解,前几年余杭区的生活垃圾被工作人员形容为“野蛮式增长”,平均每年增幅高达12.9%,“垃圾围城”的困局正在步步逼近。为此,余杭区城管部门将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工作作为重点进行攻克,自上而下完善垃圾治理机制,同时积极指导、支持小区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厨余垃圾就地减量、农村垃圾堆肥等垃圾治理新模式,扎实推进全区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置)工作。

“为达到生活垃圾‘减量化’的目标,余杭区各街道绞尽脑汁,尝试了多种治理方式。”余杭区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7月10日,在崇贤街道,记者看到一个“大家伙”——“小区智能回收平台”,主要采取“二维码智能垃圾分类”模式。星海云庭小区张阿姨告诉记者,他们小区所有住户都有一张卡,这张卡可以领到两种垃圾袋,一种装厨余垃圾,一种装其他垃圾。将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在机器上一扫,机器就自动打开相应入口,这使得投放准确率和分类正确率大幅提升。而在临平、东湖街道,今年夏天,该小区每户家中多了个成员——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它采用压榨脱水、油水分离、生化处理等综合处理技术,将压榨和分离后所得的油脂(地沟油)和残渣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能够将餐厨垃圾就地处置,实现厨余垃圾就地减量。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