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局商之思--配电网能否承受因售电侧引入的竞争?

   2015-07-15 中国节能网1950
核心提示: 深圳输配电价改革已然启动,作为电网员工的笔者,身处粤东的南网县级子公司,还没法感受到改革是疾风骤雨还是润物细无声。但作为电网普通用户的笔者,对电价还是格外关注。

深圳输配电价改革已然启动,作为电网员工的笔者,身处粤东的南网县级子公司,还没法感受到改革是疾风骤雨还是润物细无声。但作为电网普通用户的笔者,对电价还是格外关注。跳出员工所处的利益圈,笔者也希望用上高性价比的电。正如手机资费套餐,笔者选择了双卡,移动公司负责家庭和工作的固定价格的短号套餐,联通公司则满足“外交”需求,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价和无漫游,让笔者可以与遍布全国的故交新朋畅聊无阻。而“电价”,能否拥有通信资费“套餐”的便利?

集中调度美国最复杂的电力控制区的PJM公司的CEO介绍自己所在的州,电力消费者(注意人家用消费者,似乎更将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对待)可以在2天内更换电力供应商,甚至宾夕法尼亚州可以在24小时内更换电力供应商。这位CEO本人,在2014年1月时因天气非常寒冷而自己的电力供应商虽低价但实力不够雄厚,果断地选择更换供电商。因为如果原来使用的低价供电商破产而未及时更换的话,他只能使用当地的兜底供电商,一般是当地的电力公司,用电不成问题,但价格昂贵。这似乎实现了电力的“套餐化”,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性:需要低价而能承受风险时择低,风险承受力不足时变更供应商,变更套餐,以达到自身的用电便利。

在此,我们更注意到一个关键词,供电商,不是我们广泛使用的供电局。“局”给人以官本位、官僚、官方,甚至“电老虎”的威慑之感;而“商”则在商言商,更能体现能源的商品属性。从“局”到“商”的过渡,是一个从操纵者到服务者的转变过程,操纵者以垄断买卖来赚取差价,在全面深化改革,倡反腐谋公义求共富的今日中国,操纵者难以为继,因为被操纵者在觉醒,占大多数的他们正在掀起进步的浪潮。2015年2月底,柴静抛出了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的声音迅速扩散开去。其中我们注意到,在关于能源市场的开放和能源安全问题的国内外行家的回答中,有段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举的例子,负责伦敦整个城市电力分配的是家中国公司。

从操纵者的俯视视角转变为服务者的仰视视角,手托“电力”这一无形商品,心装消费者的各式需求。这看上去似乎令久居“垄断”之位的电网企业难以接受。但“服务”不是奴颜婢膝,低端的代言词。相反,它是人类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多赢的生存发展方式。

我们不妨进一步把“供电商”的“供”字去掉,而电商正是当前炙手可热的行业。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将电商行业进行地如火如荼。每年“双十一”“双十二”,各个中西方大小节日,电商们都不亦乐乎地打着“省”字大旗,进攻消费者们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进攻他们的钱袋。比如苏宁,就让邓超在屏幕上贴心地说:“你喜欢吗?喜欢就买,省是我们的事。”苏宁易购就是为你而省。你可以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但大促大销的电商们在赚得盆满钵满的笑逐颜开背后,何尝没有他们分货、拣货,打包,出仓,在忙到炸开锅时的“双十一”还尽量为及早到货的勤勤恳恳?“剁手党”们则心满意足,尽收心爱之物,准备来年的磨刀霍霍。

“省”是所有消费者的现实心愿。对于电力消费者来说,节省电费,用上高性价比的电同样是“民心所向”。南网记者对PJM公司的CEO采访中,他也提到PJM公司在成立初衷就是三家公司一起做经济调度,一起来规划电网,那么就可以为电力消费者多节省点电费,可以给股权拥有者多分点红。

“省电费”当然也是在供电商能持续、可靠供电的前提下,在广袤的中国,电网的科技水平尚不可与美国同日而语。因此不能像他们一样,一上来就是“一起经济调度,一起规划电网”。笔者认为,我们总得加一些前缀,那就是安全、经济调度;科学、制宜规划,我们毕竟还没有一个如美国般有强大科技力量支撑的电力系统。因为落后,我们需要安全第一,而幅员辽阔和复杂又需要我们因地制宜。这就决定了我们由“局”转“商”的复杂性。失去了操纵者的垄断性的权力,我们的调度指令还能被精确执行吗?已然相对坚强的输电网可能不存在这方面的忧虑,但仍然薄弱而智能化程度不够高的配电网能否承受因售电侧引入竞争而引起的相对无序?输配电价又将如何厘定?

一系列的问题被抛出后,我们尚且无法即时解答。毕竟改革之路不是一夜铺就的。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外界认为,这意味着国企及其业务可能被分成公益性和竞争性来管理。那么现行的电网企业是不是转为公益性国企呢?照深圳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电网不再作为电力交易主体,而是以输配电服务商的角色出现,只收取“过网费”。但相关专家更指出深圳改革模式推广的关键是“过网费”包括什么项目,如普遍服务所需要的补贴如何包括在“过网费”中,如何核算,如何转移支付以保证兼顾公平与效率等。

或许未来作为输配电服务商,或如美国般称为“供电商”的我们,不能像阿里巴巴等电商般全面启动商业模式,而必须强调公益性的在商言商,既强调公益,又注重效益。但在政府机关也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当下,“供电局”向“供电商”的过渡,服务理念的贯注是大势所趋。电力体制改革是长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电网企业唯有进一步支持改革、引导改革,提高企业改革发展能力以及谋求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准确定位,在服务商的一侧启动消费者的思维模式,用公益的的大视角去追求效益,进入返利——获利的良性循环,以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