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广州将打造枢纽城市和公交都市

   2015-07-21 南方日报2890
核心提示:每个市民都希望生活在交通顺畅、青山绿水的环境里,如何营造这样的环境?这正是22日将在广州召开的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每个市民都希望生活在交通顺畅、青山绿水的环境里,如何营造这样的环境?这正是22日将在广州召开的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州最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打造枢纽城市和公交都市的交通发展愿景,广州的轨道交通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同时还规划了700余公里的有轨电车线路;与此同时,将通过生态廊道的构筑,将生态网络建设融入城市中心区各个组团,让市民不仅能“看绿”,还能“享绿”,真正做到生态资源全民共享。

第一部分 绿色交通

5年后轨道交通出行

比例提高两成

广州一直重视绿色交通的规划与建设,自1993年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城市交通研究,制定了绿色交通与公交都市的发展战略。20多年来广州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从上世纪90年代满足基本供给转变为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形成了以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大都市公交体系,规划建设了BRT、现代有轨电车、慢行交通、绿道等特色交通。在最新一轮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广州提出打造枢纽城市和公交都市的交通发展愿景。

在该交通发展愿景中,公交都市占据重要位置,其重要指标包括:到2020年,在环城高速以内的核心区,公共交通占城市机动化出行比例要超过7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要超过60%。如何能达到这一高标准的目标呢?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

环城高速以内30分钟内到达市中心

至2014年底,广州市建成轨道交通里程数共246公里(含广佛线佛山段则为261公里),全年轨道交通出行达22.78亿人次,日均624万人次;轨道全网的客流密度为2.4万人次/公里/日,高于北京的2.32(2014年)和上海的1.66(2014年);轨道交通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40%。

据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介绍,广州轨道交通的规划目标是要全市实现“3060”时空目标:即环城高速以内30分钟内可到达市中心,市域范围60分钟内可到达市中心。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优化方案》(2015年4月),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3条城市轨道线路,总里程约1025公里。形态上,规划形成环+放射状的结构;功能上,轨道网络由国家铁路(包括普速铁路和高铁)、珠三角城际和城市轨道构成。规划的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将引导广州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模式,即中心城区向外围形成由轨道交通线路引导的发展廊道。

有轨电车——

全市规划45条有轨电车线路

与此同时,打造世界级的新型有轨电车网络,构建绿色、低碳、环保、高品质的新公交系统,也是广州交通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根据《广州市新型有轨电车线网规划》(2014年6月),广州全市共规划新型有轨电车线路45条,线路总长度约730公里。将强化由地铁、新型有轨电车构成的轨道交通系统骨干作用,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覆盖全面、层次分明、功能互补、服务分区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据悉,广州现状建成新型有轨电车1条,为海珠有轨电车广州塔至万胜围线,线路长7.7公里,设站11座。海珠有轨电车运营以后,出行客流由初期的单一观光型发展为观光与通勤并存型,有轨电车的衔接与接驳功能逐步显现。有轨电车也由初期的颇受争议转变成为城市新名片。

绿色公交——

BRT年度减排二氧化碳8.6万吨

对我国快速发展的大中城市而言,机动化快速增长以后容易出现公共交通竞争力下降的情形,因此易导致私人小汽车的膨胀与道路交通的拥堵。广州在城市生活型主干道中山大道规划与建设BRT快速公交,有效地竖立了公共交通高水平服务的标尺,对于控制私人机动化出行、鼓励公共交通出行起到了示范作用。广州BRT快速公交线路西起天河体育中心,东至黄埔夏园,全线总长22.9公里,设26个站点。

根据研究,广州BRT实施以来,公交走廊沿线对于公交出行的满意度由之前的23%提升至71%,不满意度由之前的38%降低至3%;此外,得益于BRT专用道的物理隔离,沿线道路的小汽车交通流量与车速也有明显上升,其中中山大道棠下与岗顶断面的小汽车流量增加50%以上,车速提升20%。节能减排方面,广州BRT为广州实现年度CO2减排8.6万吨。

广州BRT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别荣获可持续交通发展奖和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灯塔奖”,已经成为和哥伦比亚波哥大、巴西库里蒂巴一样的BRT榜样城市,被推广给全世界。

慢行交通——

促进地铁站3公里范围内自行车接驳

近年来,自行车出行、绿道休闲日益受到广州市民的欢迎。为此,广州也进行了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其主要指标为:居民出行方式中自行车方式分担率12%,轨道站点的自行车集散方式比例达到20%。

根据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编制的《广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广州核心区分为三大分区:核心区、外围区与生态区,按照三大分区的慢行出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慢行规划方案。

在核心区,针对城市不同的用地特征,进一步提出针对历史城区、老城商业区、新城商务区、交通枢纽地区与居住地区分别制定适宜的规划方案。在历史文化地区,打造串联各历史文化保护景点的旅游慢行路线;在老城商业区则是加强精细化设计、优化地面铺装与绿化。

在外围区,结合城市重点建设平台规划了24个慢行交通片区。该类片区以促进片区内部慢行交通出行为主,包括新增慢行通道、公共自行车、人行过街系统以及城市轨道站点与周边3公里以内地区的自行车接驳规划。

在生态区则是加强与周边水道的联系,亲近自然。

按照规划,金沙洲地区、建设新村与大沙地今年已被列为广州市慢行推广试点地区,将全面实施慢行通道与自行车接驳设施。以金沙洲为例,这里是外围居住人口较多的片区,规划利用慢行交通加强与地铁横沙站的衔接以促进绿色交通出行。在该类片区通过打造慢行通道、改善过街设施、增设自行车租赁点等措施促进地铁站点3公里范围以内的居民选择自行车+轨道交通出行。

第二部分 生态城市

3—5年形成

都会区主干

生态廊道系统

在生态城市规划方面,广州充分利用都会区山水林田海等自然资源,围绕各功能组团、功能单元建设生态廊道体系,加强生态屏障的保护和城市组团间的生态隔离,防止城市无序蔓延。近期重点构筑都会区主干型生态廊道结构体系,积极开展生态廊道建设,严格保护组团隔离带内的非建设用地,引导城市有序发展,同时积极利用生态廊道、组团隔离带建设供市民休闲、健身的公园带,发挥都市游憩功能,将生态网络建设融入城市中心区各个组团。通过积极生态建设,发挥生态廊道的生态服务功能。近期结合东部生态带建设,启动北二环—开发区东部生态廊道,沿金山大道—大夫山、沙湾水道—莲花山建设南部生态廊道,沿白坭河—珠江前航道建设西部生态廊道,争取通过3—5年建设,形成都会区主干生态廊道系统。

对普通市民而言,建设生态廊道究竟有什么好处呢?据悉,规划结合都会区组团隔离带,打造贯穿都会区的“百里生态廊道”,通过“森林围城”、“主题公园”、“千里绿道”等工程的实施,建设集生态、康体、科普教育多功能的城市居民休闲活动廊道。全面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综合服务水平,让市民不仅能“看绿”,还能“享绿”,让绿色融入市民生活,真正做到生态资源全民共享。此外,完善以绿道网、生态景观带为重点的绿色生态体系建设,以“珠江黄金岸线”为核心,依托都会区水网体系打造都会区滨水区,拓展生态廊道内的河涌游憩功能,构建“都市水生活圈”。结合“添花、提绿、净水”,打造一批集中展示“花城、绿城、水城”风貌的景观亮点,提升广州“花城、绿城、水城”魅力。

此外,都会区作为城市建设与人口、交通最为密集地区,其建设用地连片蔓延式扩展,大量生态绿地被占用,城市热岛、雾霾频发,一些地区广场公园呈现硬地化趋势,生态廊道、绿带难以连通,缺少大型自然通风廊道。河流、湖泊、水塘和湿地之间也尚未有效连接形成水流畅通的水系格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雨洪在河道中的停留时间,减缓了水体的自然循环,影响了河流水系生态系统的健康。因此,建设生态廊道,构筑楔形通风绿廊,串联蓝色水系廊道,对于解决都市区空气污染与环境恶化,起到积极缓解作用。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