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环保部官员:我国污染物排放新增量进入收窄期

   2015-07-23 中国新闻网1660
核心提示:“我国污染物排放新增量出现重大变化,进入了收窄期,估计将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的任务”。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在日前举行的“2015‘碧水蓝天’中国环保高峰论坛”如是说。

      “我国污染物排放新增量出现重大变化,进入了收窄期,估计将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的任务”。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在日前举行的“2015‘碧水蓝天’中国环保高峰论坛”如是说。

以 “践行绿色生活,崇尚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新华网2015“碧水蓝天”中国环保高峰论坛活动7月19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代表,共同为环境保护、环保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在谈到经济新常态下的环境保护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时表示,改革红利的释放、环境质量改善的理念现在已全面树立,进入坚定期。过去靠资源投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现在我们要靠改革和创新。

“经济增速换档,污染物排放新增量却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进入了收窄期”赵华林说,上半年经济数据还没出来,估计降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的任务。“十一五”期间新增燃煤量每年是2亿吨,去年燃煤下降了3%,所以新增这块的污染物没有了。

他表示,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这都是经济新常态所带来的变化。所以环境和经济,既是矛盾的又是对立统一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决定了环境保护的程度。经济起决定作用,所以只有结构变了,我国的环境才能最终得到改善。

能源消费增速趋缓,污染排放叠加进入了平台期。能源消耗下降,能源结构也开始发生了变化,赵华林透露,今年上半年清洁能源的比例已经占到17%,按照规划到2020年的时候清洁能源比例要占15%,如果照现在的速度可以提前完成。

赵华林称,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均衡期。“十一五”期间城市化率每年是5%左右,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中央召开了新型城市化会议之后,城市化率每年增加2%左右。别看只是减少3个百分点,对环境的压力则小了很多,可以达到均衡发展。

他表示我国生态金融日趋活跃,绿色、循环、低炭发展进入蓬勃期。不过经济新常态下,环保产业在获重要机遇的同时,新的挑战同样存在。

首先是世界环境利益多元复杂,争夺加剧;二是布局性的污染由点到面扩张、叠加明显。经济新常态下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的污染企业存在向西部转移势头,需引起高度重视;三是很多过剩、落后的产能,过剩但不落后的怎么办?四是污染治理的迟疑不决,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不太景气,对于污染治理的投入方面一定会有犹豫不决、患得患失,有的甚至以偷排、漏排来减少环境成本;五是环境供应产品供给不足、效率不高;六是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基本接近上限。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