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广州垃圾分类考虑结合“互联网+”应用大数据

   2015-07-28 南方日报 2620
核心提示: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正在举行的市政府领导新闻发布会上回复,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

      “互联网+”时代,广州的垃圾分类能否应用先进技术?对此,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正在举行的市政府领导新闻发布会上回复,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解决垃圾围城问题,这四个环节重点在于第一和第四个环节,如果垃圾分类投放做得好,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就可以做到最大化,所以使用互联网+成为平台或手段,政府有这方面的考虑。

陈建华说,现在有些社区用大数据对本社区的垃圾、住户进行统计,经过一段时间统计就可以大致分析出或准确分析出每天产生垃圾各类多少,有针对制定本社区的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制度办法和途径,比如荔湾区、海珠区的轻工学院,都有用互联网+、大数据。“终端设施基本落地、进展顺利,预计2017年一季度大多数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就能股投入正常运用。”陈建华说。

他说,利用“互联网+”或大数据,更多有用垃圾可以直接回收作为资源,“三年前广州每天回收垃圾不到4000吨,目前每天是6700吨,这个数据还在上升,我们的目标是收集更多垃圾作为资源,如果每天收集8000吨,就能少建垃圾终端处理设施。下一步我们要加大餐厨垃圾回收,餐饮业和家庭厨余垃圾也可以资源化,成为很好的副产品。”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