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李毅中:2020年基本可以实现工业化需量化指标

   2014-05-18 中国青年网1490
核心提示:   李毅中: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为时尚早制造业服务化是出路

  未来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陈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17日说,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实现"四化"同步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提法为时尚早,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相对滞后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

  作为工信部首任部长,李毅中在卸任后仍然关注着中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前进,在17日举行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大会上,李毅中对未来网记者表示,实现工业化是全国概念,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决策和统计上日趋科学,但改革长期积淀的痼疾仍需要经受阵痛。

  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大会李毅中讲话未来网记者陈励摄

  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需量化指标:工业还缺质量

  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足1%,发明性专利只占全球不到3%,去年用占世界21.3%的能源创造了占世界11.6%的GDP,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9%而其中落后产能占15%……李毅中表示,我国工业存在自主创新不足、资源环境难以支撑、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地区行业不平衡等四大突出问题。"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届时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不成为问题,主要不是量的拓张,而是质的提高。"

  李毅中建议,国家要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尽早提出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可量化、可达到、可考核指标体系。量化指标应从人均GDP、工业经济技术水平、一二三产结构及工业产业结构、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等几方面设计。通过量化指标,"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加附加值,减少能耗物耗、保护环境、降低成本。而根本出路是调结构、转方式。"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工业经济的质量效益不高,集中表现在工业增加值率偏低,201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下降到23%,而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35%-40%。"李毅中认为,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工业化、信息化的紧迫任务,但其中作为重要战略措施的技术改造投资却明显不足,除去扩建,2013年技改投资只占工业投资的27.7%。而在1955年实现工业化的美国,在1947年到1978年间这一指标就已达到了69%。

  "当前各方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性很高,防止盲目投资,制定并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编制技术标准、行业规范是当务之急。"李毅中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加快新兴产业建设不是追求数量,关键还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李毅中表示,未来还应该尤其是要注重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让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扩大传统产业的先进生产能力,共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是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工业仍然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制造业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李毅中认为,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其中包含了统计口径的变化,农业服务业,采矿业开矿辅助活动,制造业中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调入第三产业。这充分说明了一、二产业延伸扩展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

  "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达到70%左右,在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占了近六成。相比之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明显发展滞后、比例偏低。"李毅中介绍说,除交通运输业、部分金融业外,生产性服务业更多是二产的延伸、扩展和分离。"实践证明,制造业服务化不仅是工业调整结构显著提升增加值的有力措施,而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途径。"

  李毅中认为,推进制造业的服务化,一是要鼓励引导制造业围绕产品功能扩展服务业务,向售后服务、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的下游延伸;二是大中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型优势中小企业应凭借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向研发、设计服务上游扩展;三是制造业自身要顺应市场变化,不断变革、创新制造方式和服务业态,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服务化。

  "不能把工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对立起来"

  "尽管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从本世纪前十年的0.8降到了近两年的0.5,在GDP年增幅7.5%的情况下,2020年全国能耗也将达到近48亿吨标准煤,原油进口将达69%。"李毅中表示,目前,我国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氮等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均居世界首位。大气雾霾、水源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已成为社会公害。"从曝光的案例看,大型企业存在不少问题,某种程度上小企业更加严重。"

  李毅中认为,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和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是推进工业企业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重要措施。此外,国家还应完善节能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加强能源管控、环境监测,实行严格的强制性标准。"要落实责任,采用差别水价电价等经济手段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李毅中强调,"推进环境第三方治理,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提供社会化专业服务不容忽视。"除了技术创新、设备研制,更要注重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为社会节能减排出主意、出方案,实施兑现。"

  在李毅中看来,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也必然成为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中的带动者和支撑者。他认为,随着近年来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在重大工业项目决策时,"应深入细致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防止不正确的舆论误导,不能把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对立起来。要把人民群众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