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第四届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关注亚太区域能源市场一体化

   2015-08-12 光明日报 2850
核心提示: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做了题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主题报告。

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做了题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主题报告。

报告认为,能源安全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尤其突出。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既为我们进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机遇,也使我们开始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各国能源合作意义重大。中国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构想,这一战略构想既与中国能源进口的陆上与海上通道相吻合,有助于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能源联系,同时也有助于通过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商业金融与投资合作促进区域融合发展,消除各国之间的发展鸿沟。如果这一构想能够有效实施,将给世界带来超出预想的共同利益。

报告指出,能源合作既要重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要考虑货币、资本、商贸、金融合作,推动形成亚洲能源共同市场。可以参考北美和欧盟的能源共同市场的成功经验,通过共享金融平台的方式推动形成亚洲能源共同市场。《报告》建议,推动建设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三个区域性的能源共同市场,并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建设东亚、东南亚的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议推动以下重点项目:一是连接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国部分地区的天然气供应网络建设,把北方深水良港曹妃甸建设成中俄东段天然气管线,中亚和西气东输管线,来自西亚东南亚澳大利亚的海上液化天然气进口三大供给线与环渤海、东北亚巨大消费市场相衔接的,集储运、交割、结算为一体的天然气市场。二是推动中国中亚能源管线与中巴经济走廊、西亚能源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中国西部、中亚五国、巴基斯坦和西亚地区、里海沿岸地区经济的融合发展。三是加快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油气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与东亚定价中心的形成。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