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浙江温州致力打造“公众环保” 环保信息透明度全国第一

   2015-08-14 温州商报 2590
核心提示: 哪些企业污染了?排放了什么污染物?排放了多少?对身体有什么伤害……作为浙江省温州人,你对这些身边的环保信息了解吗?

哪些企业污染了?排放了什么污染物?排放了多少?对身体有什么伤害……作为浙江省温州人,你对这些身边的环保信息了解吗?

8月11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等民间环保组织公布了2014年~2015年度我国120个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指数)的评价结果,榜首六年来首次易主,温州市以69.3分跃居120城市第一名,宁波市退居第二,烟台、青岛紧随其后。

PITI指数越高

说明环保信息越透明

PITI指数主要包括监管记录、交流互动、排放数据、环评信息公开四大块内容,指数越高,说明环保信息越透明。

“温州人看过世界之后,忍不了家乡被污染。”温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林曙表示,温州老百姓对环境的诉求推动着信息公开。温州人比较草根,在全世界跑,接受的信息大,对环境的要求也高。回来探亲之后发现虽然有钱了,但是环境质量跟发达国家差距大,心理会有落差。

此外,温州的环保民间组织非常发达,号称“百团万人”,即100多个民间环保组织和1万多名环保志愿者,他们是环保的同盟军,这种力量使政府重视环保信息公开。

“做环保,没有什么信息是不能公开的,反而是越公开越好。”林曙表示,在老百姓对环境利益的诉求和温州民间环保组织的推动下,温州市环保局不断亮出“家底”,推动公众广泛参与,并着力打造“公众环保”。

全国第一,依靠的是“公众环保”

“公众环保”,这是温州市环保信息公开的基石,也是致力打造的环保新模式。近年来,温州在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如依托“百团万人”、环保公益创投等行动引导民间组织行动,以公众参与“小鱼治水”、参加环保执法等活动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公众参与环保治理经验。

除了依托传统媒介,市环保局还积极拓宽新渠道,做起了自媒体。2014年,在“绿色温州网”公布信息2715条,今年上半年公开信息1789条。“温州环保”微信粉丝超8万,已有20期(共21期)在南方周末发布的“中国政务绿色公号周榜”(市县级)中位列第一,自4月份开通污染举报平台至7月份,受理微信投诉已近250条,实行环保有奖举报制度。

环保的传统做法是宣传发动,但我市想了不少“金点子”,让民间力量参与实践。今年,我市启动环保公益创投,共评选出30个获奖项目,资助总额近30万元,为环保民间组织、学生环保社团和其他环保类项目提供资金、宣传、政策等支持。此外,还成立环保市民志愿监督团、媒体参与环境执法行动,邀请市民志愿者参加龙湾、瓯海等地环境执法活动;连续3年举办“江湖大会”,搭建政府与民间对话新平台。

公众参与要“软硬皆施”。今年我市制定《2015年温州市环保局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在机制上提高参与水平;落实“圆桌会议”制度,邀请企业主、校方、学生家长代表开诚布公、零距离交流沟通,最终顺利解决了温八高周围的环境纠纷。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