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电改试点领头羊 贵州还要迈过几道坎?

   2015-08-18 中国节能网2800
核心提示:7月27日,作为五大省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之一的贵州省,率先出台《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方案》。该工作方案提出单独核定输配电价,分步实

7月27日,作为五大省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之一的贵州省,率先出台《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方案》。该工作方案提出单独核定输配电价,分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妥善处理电价交叉补贴,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业务。这是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首个出台的省级落实电力体制改革细则。

电改十几年,每挪动一步都万分艰难,以至于一点风吹草动,都引来业界的关注。最后一个纳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贵州省,日前却成为了我国电改试点的“领头羊”。

本轮电改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下称“9号文”)发布后,与此相配套的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交易机构组建、放开用电计划、售电侧改革、自备电厂监管等电改核心配套实施文件和指导意见因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争议较大,迟迟未出台,贵州省果敢行动,率先公布深化电改的详细方案,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贵州售电改革还需要多少时日,跨过几道坎?北极星配售电网为您详细道来。

冲在改革前沿的贵州省

浏览贵州省发布的《电改方案》,最先提及的是要起草贯彻落实“9号文”的实施意见(代拟稿)任务分工,最先制定的任务是,有序推进电价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具体要求是:其一要单独核定输配电价,并逐步过渡到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分电压等级核定;其二要分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也就是放开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把输配电价与发售电价在形成机制上分开;其三是妥善处理电价交叉补贴。结合电价改革进程,配套改革不同种类电价之间的交叉补贴。与“9号文”相呼应的电改核心配套实施文件和指导意见一直未出台,各利益相关方在部分关键问题上争议较大,这些问题悬而未决,成为我国电改继续推进的路障,也是贵州省接下来电改的最大困扰。

同时,贵州省《电改方案》明确:电网企业不再以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收入来源,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推进电力交易体制改革,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业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配电业务。

电改试点贵州 领头开放增量配电投资业务遭质疑

贵州提出首先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配电业务。同时明确售电主体的市场准入和退出规则、多途径培育市场主体。另外,售电主体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通过电力市场购电,包括向发电企业购电、通过集中竞价购电、向其他售电商购电等。鼓励售电主体创新服务,推进电气设备厂家发展,推动社会资本融入,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和用能咨询等增值服务。

记者对比国务院3月15日公布的电改“9号文”后发现,这些提法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是一字不差,只是将不同的任务分解给相应的部门。

7月30日,记者在贵州省工商局查询工商资料后发现,目前贵州已经成立了5家售电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或2000万元,成立日期都在近1个月。

其中,有3家售电公司出资人为自然人,其中两家为企业出资。

不仅是在贵州,今年来全国多数省份新成立的售电公司不断涌现。但这些售电公司仍是一个“空壳子”,并没有进行实际的业务操作。

贵州电改后续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直言:“在‘9号文’发布后,与此相呼应的电改核心配套实施文件和指导意见一直没有发布,可能是因为各利益相关方在部分关键问题上争议较大,这些问题悬而未决,成为我国电改继续推进的路障,也是贵州省接下来电改的最大困扰。”

首先,他认为在“9号文”明确输配不分开、电网调度不独立的前提下,电网企业是否参与竞争性售电?这是本轮电改关注度极高的问题。

其次,欧阳昌裕表示:“无论‘9号文’还是贵州的《电改方案》,都明确要推进电力交易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形成公平规范的市场交易平台。但是,交易平台的‘相对独立’四个字究竟如何理解,度又该如何把握?这是很难拿捏的,也是各利益方争论的焦点问题。”

最后,贵州在其《电改方案》中提出,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业务。并明确了其详细的市场化改革方略:要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配电业务。同时,明确售电主体的市场准入和退出规则、多途径培育市场主体。另外,售电主体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通过电力市场购电,包括向发电企业购电、通过集中竞价购电、向其他售电商购电等。鼓励售电主体创新服务,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和用能咨询等增值服务。

“空壳子”的未来

不仅是在贵州,今年以来,全国多数省份不断涌现新成立的售电公司。但这些售电公司仍是一个“空壳子”,并没有进行实际的业务操作。

一位电力企业人士表示:“现在这些售电公司根本没有售电的可能,大家都在等待配套文件的出台。”他认为,售电侧的改革方向还需要顶层设计文件来指明,否则便会出现混乱局面。

欧阳昌裕也表示,电改还是需要全国一盘棋,各试点省市的电改必然要有所创新,通过创新调动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积极性,找到大家共赢的改革方略。但是,试点创新应该是在坚持“9号文”和相关细则办法的基础上,在不违背共性原则方法的前提下,适当结合各省市特点,适度践行创新想法,避免各省市各自创新变成各搞一套、差异很大,最后又形成新的省级壁垒。

交易中心成改革亮点

在贵州的电改方案中,建立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亦成为文件中的一大亮点。

《方案》中进一步明确,电网的运行模式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而不是电价的购销差价。而原来由电网企业承担的交易业务与其他业务分开,实现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运行为电力市场交易提供服务。

而电力交易机构的职责包括了负责市场交易平台运营和管理,负责市场交易组织,提供结算依据和服务,汇总用户与发电企业自主签订的双边合同,负责市场主体的注册和相应管理,披露和发布市场信息等。

据贵州电网公司一位人士透露,2015年2月份,贵州就组建了电力交易中心,推动电力的直接交易。在“9号文”出台前,交易中心已完成226亿千瓦时电量交易。在之后,根据贵州实际情况,组织了集中竞价和挂牌交易两个交易品种,完成了约250亿千瓦时的电量。

据了解,贵州电力交易中心虽然挂靠在贵州电网下,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现在已经是独立运作,受贵州电力市场化领导小组(由贵州经信委、发改委、能源局、能监办等组成)的监管。

记者亦获悉,广东省在去年也开始组建电力交易重点,挂靠在广东电网公司旗下,并在近期已投入运行。实际上,国家电网早在5年前就开始在总部、区域、省市组建三级电力交易中心,是国家电网公司归口负责电力市场建设、交易组织和市场服务。

在中电联一位人士看来,和国家电网此前组建的电力交易中心的功能不同,“提供结算依据”或代表了新的交易中心拥有了结算功能,电网公司成立的交易中心有了金融增值,这实际上也是电网公司在本轮电改中博弈的结果。

但由于顶层设计未出,贵州电力交易中心也是“先试先行”,这种电力交易中心后期的盈利模式需要转成公司制或者会员制,仍值得关注。

曾鸣认为,随着电力改革推进,交易中心亦是进行电力直接交易的必须场所,这也是国家的主导思路。虽然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将有所区别,但预计未来各省都会按照贵州这一框架进行复制。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