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淡然面对经济新常态 努力把握新机遇

   2015-08-18 人民邮电报2360
核心提示:无论宏观经济还是工业通信业,今年上半年,都是一个“缓中趋稳”的中评。

无论宏观经济还是工业通信业,今年上半年,都是一个“缓中趋稳”的中评。

上半年,全国GDP增长7%,媒体普遍打分为“及格”。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略低,仅为6.3%。但环比看,这个指标已连续三个月回升。让人稍感欣慰的是,4月~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已由负转正。截至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处在荣枯线以上。

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软件服务、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推动了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明显快于工业整体水平。同期,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8%,高出工业增速4.5个百分点;软件业收入增长17.1%,高出工业增速10.1个百分点。

从信息消费市场看,尽管电信业务收入增长仅2.3%,但电信业务总量却增长了23.2%,说明通信业依然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更为抢眼的是,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大幅增长,增速同比高达93.6%;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9.1%,高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近30个百分点。与互联网相关的电子产品内销增势强劲,医疗电子、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内销产值增速超过15%;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内销产值增长继续保持在10%以上。

尽管亮点颇多,但得分平平的上半年远不能让人们对全年经济走势放心。7月以来,部分数据还在恶化。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日前召开的2015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众多经济学家对下半年经济形势的看法并不一致。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朱之鑫等专家警告说,经济回稳的基础并不牢固,部分领域风险还在加大,要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风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则认为,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有可能逐渐缓解,到年终经济运行可能趋于正常。理由是企业融资成本开始降低,消费者支出开始上升,创新和创业浪潮蓄势待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等专家则认为,7%的增长得之不易,但底部尚未探明。

专家对下半年经济走势判断的分歧,恰恰反映了新常态本身的复杂性。应该看到,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的出台,为寻找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重塑中国制造新优势、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开辟了道路,将指引工业和信息通信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正如苗圩部长在工信部党组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班上所讲的那样,“我们正迎来事业发展的最好契机和诸多有利条件,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也应该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这一令人振奋的结论,构筑于两个至为坚实的基石之上。

一是《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实施为工业和信息通信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这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对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任务作了全面部署,并提出将实施五项重点工程,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重点领域。《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正是智能制造,即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无论哪一个层面,都离不开网络的高度普及和应用的高度发达。从工信部批准实施的94个智能制造试点专项行动看,信息通信业在智能硬件、智能网络、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环节和领域需求爆棚。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围绕智能制造、新硬件、物联网等领域涌现出多轮投融资热点,这些都将有力地推动信息通信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育,并不断向上游工业企业内部渗透,带动下游消费应用需求。

二是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业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撑服务能力。从今年“两会”上“互联网+”的风行,到5月国务院文件的出台,各地区、各部门一直在紧锣密鼓地为“互联网+”鸣锣开道。20多个省区市密集与互联网龙头企业签约,国家发改委、卫计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旅游局、农业部、能源局、商务部等纷纷出台互联网+相关项目包、计划包,我国通信企业也积极投身“互联网+”的洪流。中国电信5月发布“互联网+”行动白皮书,提出了四大业务板块,制定了包括相关流量资费优惠等配套政策,携手产业各方共同打造“互联网+”产业生态圈。中国联通积极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智能产业、现代制造业的深度结合,于6月推出了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九大举措,主打高速智能网、云服务和大数据业务牌。而中国移动不遗余力推进“互联网+”行动在基础、平台、应用三个层面落地,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开放平台,提升数字化应用和内容,聚焦制造、能源、交通、商务以及物流还有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开始发力。这些举措,将极大地刺激全社会对信息通信业务和数据流量的总需求。

在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成为经济新增点的背景下,在互联网应用从消费向产业全面拓展的今天,信息通信业正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宽带信息网络处于向4G和超宽带升级演进的关键期,巨大的网络设备等投入尚未进入回报周期,所以,一时的增速乏力并不意味着社会总需求的下降,如黎明前的红日,最终将喷薄而出。考虑到电信企业坐拥雄厚的基础网络资源和带宽优势、庞大的客户群资源,同时正不断引入智能网络、载波聚合、规模化光网部署等先进技术,加上多年信息化建设耕耘造就的强大信息化服务体系,以及区域性覆盖的安装、修障、维护服务团队,必将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和深化应用的承接方迎来新一轮大发展。近期,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地“互联网+”思路提出后,当地电信企业立即提出全面创新行动与之对接,显现出支撑创新、引领发展的强劲活力。

新常态固然将在一段时间内放大经济增长趋缓的压力,但结构调整的阵痛中已经透出丝丝曙光。当我们把视线更多地投向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的新场景,投向热火朝天的宽带、4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场,投向巨大的网购和跨境电商等新兴市场,我们完全有理由对未来充满期待。让我们以朝乾夕惕、知难而进的精神,以抓铁有印、踏石留痕的作风,切实抓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战略的落地生根,找到促进工业通信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良方,努力实现全年各项目标。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