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在光伏黄金期“开小差” 大全新能源二季度业绩下滑

   2015-08-20 界面新闻2300
核心提示:虽然站在全球光伏行业发展最为火爆的中国舞台中心,但大全新能源(NYSE:DQ)并没有展示近水楼台之势。这位在多晶硅领域的行业巨头反而有些落寞:

虽然站在全球光伏行业发展最为火爆的中国舞台中心,但大全新能源(NYSE:DQ)并没有展示近水楼台之势。这位在多晶硅领域的行业巨头反而有些落寞:其二季度的业绩令投资者大跌眼镜,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下滑。

总部位于重庆市万州区的大全新能源是中国多晶硅领域的老牌劲旅。其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多晶硅价格18.09美元/公斤滑落至15.95美元/公斤,导致销售业绩出现下滑,二季度的毛利润大幅下滑57.6%,仅为360万美元。

5年前在美国纽约主板上市的大全新能源出身豪门,母公司大全集团是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从事高低压成套电器、智能元器件、轨道交通设备、新能源(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接入系统),同时也是高速铁路电力设备制造商。

大全集团在江苏扬中市、南京江宁开发区、重庆万州区、新疆石河子四处布局,建有四大生产基地。

大全新能源对业绩下滑的解释为,多晶硅价格是其受挫的主要因素。

相关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美国、韩国与德国的低价太阳能级多晶硅倾销中国,促使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在去年8月颁布了《关于暂停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的公告》(又称“58号文”),旨在抵御海外低价多晶硅的倾销,降低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不过,商务部又下发《加工贸易手册》,给予进口多晶硅一年延缓期,这让“58号文”形同虚设,反倾销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从去年11月到今年6月,因《加工贸易手册》打开进口“后门”,使中国国内多晶硅数量暴增、库存难以消化,压低了太阳能整体供应链价格。此外,更造成部分中国多晶硅厂商的经营压力,企业以停工或减产加以应对。

让大全新能源等多晶硅厂商略感安慰的是,《加工贸易手册》在9月可能面临失效,进口多晶硅不能再以加工贸易方式开展进出口业务,中国进口海外的多晶硅将面临高额关税。大全新能源认为,这将有助改善国内多晶硅供需状况,并帮助公司业务重回正常轨道。

除了外因的价格因素,大全新能源还给出了业绩下滑的另一内因,在光伏销售的黄金五月,对旗下的新疆多晶硅生产设备进行了五天的年度检修,导致二季度的产量及销量环比略有减少。

面对目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私有化浪潮,大全新能源表示,目前并无私有化计划。公司近日正式启动产能扩张计划,在2017年时将新疆制造厂的年产能提升到18000MT,预计资本开支6.2亿元。

公告还称,将对新疆大全进行重组,争取登陆新三板。相比中概股现在的市况,新疆大全新三板挂牌将有助于公司获取更强的融资能力。

针对大全新能源半年来的表现,光大证券的一份报告指出,行业负面因素充分反映,大全新能源只有静待下半年旺季到来。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