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绿色建筑浙江标准先行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76万吨

   2015-09-01 中国节能网2100
核心提示:绿色建筑正在“大行其道”,带给人们一个“凉夏”,还将会带来“暖冬”。

对于在杭州亚科中心上班的白领们来说,这个夏天很幸福,因为几乎没怎么开过空调,每天用的是前一天储存的“冷能量”。虽说今年夏天到目前为止属于并不热的年份,但不开空调似乎也很难做到。那么亚科中心是如何做到的呢?奥妙就在于,它是一座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正在“大行其道”,带给人们一个“凉夏”,还将会带来“暖冬”。

好房子不用开空调

在杭州滨江区,钱塘江大桥南岸,亚科中心的两幢圆柱形房子特别显眼。而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两幢房子冬暖夏凉,而且屋内空气清新。

“我们是通过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的,这是国内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的最高级别。”亚科中心的黄峥辉说,之所以能很少开空调,是因为采用了特殊的工艺设计,包括外立面墙体加装了10厘米的超厚岩棉保温层,外窗也采用进口的纯紫铜窗套。

据了解,这一建筑采用了地源热泵以及新风系统,这样就可以通过循环,实现温度、湿度的调控,而且还可以有效解决PM2.5超高的问题。采访当天,亚科中心PM2.5的实时数据仅为6,而亚科中心每天的PM2.5记录,数据也都保持在30左右,按照通用的评判标准为优。

其实,不开空调的房子已经越来越多了。

在湖州长兴的太湖边,有一幢房子也同样冬暖夏凉,基本不用开空调,这就是被称为“布鲁克被动房”的实验空间。所谓“被动房”指仅依靠建筑本身的构造设计,就能到达舒适的室内温度,满足冬暖夏凉的要求,不需要另外安装供暖设施,即不需要“主动”提供能量的建筑。

与传统建筑相比,被动房可节省供暖和制冷能耗最多达90%。以这一节能指标来算,房子内全年的空调耗电量每平方米将不超过30度,相比之下普通酒店每平方米要耗费100度至150度。技术人员渠敬平表示,如果国内建筑都换成被动房的话,一年可节约上亿吨标准煤的能耗。

不用开空调的房子,冬暖夏凉,无疑节约了很多成本。绿色建筑一般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运行、拆除的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总量最小,并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是与自然和谐的建筑。

巧改造实现多减排

在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有一片山地村民集中安置的新农村社区,这里的民居屋顶建设采用了光伏发电技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能发电的瓦片屋面。这里240多位用户并网发电,每户每年可以发电2000度左右,加上政府的补贴,不仅老百姓有收益。更重要的是,这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改善了人居环境。杭州市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是杭州推进绿色建筑的一个典型案例。

发展绿色建筑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而且可以节约使用成本。有人算过一笔账:以一栋建筑使用寿命50年计算,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长期使用的能源费用可以节约4.5万元至9.2万元。

让每一幢房子都变得更加绿色节能,新建房如此,既有房屋也要进行绿色节能改造。浙江结合正在开展的“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采用建筑外墙外保温、活动外遮阳、隔热屋面、太阳能、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稳妥推进浙江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全省已累计实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46项、建筑面积243万平方米,累计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548万平方米。

浙江还在开发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2012年开始,浙江以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为抓手,推进太阳能、地热能和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每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已累计建成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1400万平方米,覆盖700多万户城乡居民。

要绿色先得定标准

浙江绿色建筑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标准先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负责人表示,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出台《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率先全面实施了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率先全面强制实施《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设计节能建筑7.3亿平方米,建成节能建筑5.6亿平方米,形成了年节约标准煤776万吨的能力。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表示,浙江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相当于一星级水平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在浙江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全面《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按照相当于一星级绿色建筑水平要求编制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并从2014年1月1日起新建民用建筑全部强制执行绿色设计标准,成为全国首个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省份。

据了解,《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已列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立法计划,由省人大环资委负责组织起草。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健全绿色建筑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等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同时建立一套绿色建筑激励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投入,为推动浙江绿色建筑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