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力帆股份52亿豪赌新能源汽车面临考验

   2015-09-06 中国经营报2070
核心提示:力帆股份的新能源汽车计划正在面临市场的考验。8月26日,国内首家A股民营汽车上市公司力帆股份发布半年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0.63亿元,同比增

力帆股份的新能源汽车计划正在面临市场的考验。

8月26日,国内首家A股民营汽车上市公司力帆股份发布半年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0.63亿元,同比增长3.34%,实现营业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了14.33%。

在传统乘用车业绩疲软的情况下,此前的8月10日,力帆股份总裁尚游因身体原因提出辞去公司总裁职务。而在此之前的6月8日,在重庆悦来会议中心举办的“力帆之夜”上,力帆股份董事长尹明善曾向外界宣布公司首席科学家陈卫、总裁尚游均为接班人。

接班人“陡然生变”让力帆股份有些“头疼”,也让现年77岁高龄的尹明善很难轻易言退。公司此前曾称2015年是力帆股份转型的关键一年,将以前所未有的大投资修建“能源站+换电”方式,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眼下接班人生变,是否会力帆股份的转型造成影响?

钦点接班人辞职

记者通过重庆当地观察人士了解到,在历次召开的力帆集团股东大会上,台下经常列席的是尹氏家族成员中尹明善的妻子陈巧凤和1987年出生的女儿尹索微。陈巧凤与尹索微持有等额的力帆集团股份,与尹明善和尹喜地(尹明善的长子),同为力帆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出于年龄的考虑,年近8旬的尹明善此前对外界称,将在最近两年内退休,并选定职业经理人从他手中接过力帆的指挥棒。

今年6月8日,在力帆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尹明善拉着尚游和陈卫的手高高举起,说“尚游总裁才40多岁,首席科学家陈卫才50多岁,他们接班,担起重担,说明力帆有了新的接班人,今天晚上发布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这本身就是他们制定的新的战略转型,我虽然77岁了,但是我很欣慰,我们有了新的接班人。”

两个月后的8月10日,接班人之一的尚游以身体不适为原因,向力帆股份董事会请求辞去总裁职务,让业界震惊。

在尚游辞去总裁职务两天后,力帆股份迎来新的总裁。8月12日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陈卫被选举为力帆股份的副董事长。董事会同日聘请牟刚担任力帆股份总裁,接替两天前辞职的尚游,聘任杨洲为常务副总裁,还聘任1984年出生的马可为副总裁。

对于接班人选,尹明善也在当日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力帆的事业是力帆万余名职工共同的,接班人是尚游、陈卫,也是牟刚,还包括力帆其他管理层。因为身体原因,尚游目前的确需要治疗和调养,但他仍是董事,是力帆最高决策层成员。

履历显示,尚游出生于1970年12月,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曾任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CD-MA部开发部长,力帆集团有限配套部部长、采购中心主任、汽车项目组组长、摩托车事业部总经理,力帆集团有限总裁助理、副总裁,重庆力帆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直至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公开信息显示,陈卫毕业于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创办 Cwill通信技术公司;1995年Cwill和前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合资成立北京信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信威通信的创始人,陈卫担任该公司总裁十一年,带领信威通讯实现销售收入超过人民币25亿元。

同时,陈卫也是SCDMA无线通信技术的创始人之一,并推动SCDMA 成为商业用户过百万的国内第一个无线通信标准。陈卫因此获得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2004年的二等奖。目前陈卫为重庆大学通信学院教授博导,工信部无线电频率规划专家组成员,同时拥有自己的企业——重庆无线绿洲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线绿洲”),这家公司已被力帆集团以3亿元的价格收购。

由于力帆股份《公司章程》只设一名副董事长,目前为王延辉,此次股东大会力帆股份将修改《公司章程》,将副董事长设置为两名,以使得陈卫能够出任。

此次原副总裁牟刚出任力帆股份总裁。牟刚现年也是45岁,本科学历, 1998年加盟力帆,先后任重庆力帆轰达实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力帆集团副总裁、力帆股份副总裁,并兼任力帆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分管力帆进出口业务。

目前看来,陈卫、牟刚、尚游均为力帆股份接班人(董事长)候选。此前媒体对于三位接班人亦有不同的评价。陈卫59岁经验丰富,如今为力帆股份二把手,但全面融入企业还有个过程,牟刚、尚游均为45岁,均从力帆的基层做起,对企业更为熟悉。

根据力帆股份的公告,尚游是以身体原因为由请辞。但外界普遍认为,尚游的请辞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力帆传统汽车项目,在尚游的七年总裁任期内,并没有太大的起色;二是此次力帆转型新能源,空降来一位非常“厉害”的外来者——陈卫。

押注新能源汽车

近年来在国内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汽车消费增长乏力,力帆汽车亦未能独善其身。

据 8月26日力帆股份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50.63亿元,同比增长3.34%,实现营业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了14.33%。此外,记者翻阅力帆股份年报了解到,2013年该公司实现汽车销售收入62.97亿元,同比增长23.37%,2014年汽车销售收入为74.85亿元,同比增长18.87%,增幅明显趋缓。

针对疲软的乘用车业绩,力帆股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押注新能源汽车,希望借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弯道超车。

今年4月28日力帆股份停牌并发布公告公开募资,本次非公开募集资金拟用于构建崭新商业模式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其中“能源站”建设项目为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运用的核心项目。

5 月19日,力帆股份复牌并公告称: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的资金不超过52亿元(含52亿元),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车能源站项目、智能新能源汽车60亿瓦时锂电芯项目、30万台智能新能源汽车电机和电控项目、30万台智能新能源汽车变速器项目、智能新能源新车平台开发项目以及偿还部分公司债券及银行借款。

其定向增发共包括力帆控股、陈卫、财通资产拟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建信基金管理的建信昆仑资产管理计划、西证渝富成长、泓信资本、民生证券、国联证券拟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和力扬实业共9名特定对象。

力帆股份公告称:公司创新性的提出了以能源站为核心的基础设施,通过换电的模式构建智能新能源汽车销售运营的商业模式,其要点和核心优势体现在:能源站换电池。用户对电池采取租用方式,降低用户购买成本和对电池更换成本的焦虑感;能源站可以3分钟内自动更换电池,符合用户原来加油的使用习惯,解决续航问题,也解决了插电模式下长期充电的问题;换电模式有效提高电池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能源站通过“削峰填谷”,有效利用传统电力和废弃电力,既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用户的用电成本,又提高了国家电力的使用效率。

不过力帆股份也在公告中承认,截至2015年3月份,力帆股份的资产负债率高达67.82%,在汽车同行业上市公司中处于较高水平,本次定增募集的资金,一部分将用于偿还债务,增加资本金,降低资产负债率。

5月26日,力帆股份宣布将收购“接班人”陈卫的公司无线绿洲,并于7月29日敲定3亿元的收购金额。

6月8日,力帆股份发布其新能源战略:将在2020年前推出20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并在当年实现新能源车50万辆的累计销量,完成构建集互联网+、智能汽车、能源互联网于一体的生态链和产业链。

对于力帆股份的这些举措,有业内人士并不十分看好。汽车评论员张志勇曾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力帆压力很大。近年来,以摩托车生产、销售起家的力帆股份,开始进军汽车行业。虽颇为努力,但汽车市场反应平淡,这或许正是尚游请辞的原因。”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新能源车市场的投资热潮与一系列产业扶持和补贴政策有关,这种刺激政策能否长期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正面临考验。而力帆股份在传统汽车项目上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如果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销量始终上不去,无论投资大小,每一笔新能源车项目投资都将面临产能过剩危险。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力帆股份乘用车销量为13.51万辆,并未完成当年18.9万辆的目标。随着汽车出口市场的萎缩,力帆今年销量出现大幅下滑,1~4月仅销售了3.43万辆车,同比下滑17.45%。

作为力帆股份意欲赶超的竞争对手,比亚迪目前排在新能源汽车销售排行榜首,其中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秦”在今年前4个月累计售出8944辆,E6累计售出了1989辆。而在全国乘用车4月销量统计中,力帆320的销量仅为183辆。由此可见,力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尚未形成量产规模,在私人市场推广速度也谈不上理想。

此外,力帆股份推出的定增募集52亿元定向增发预案至今尚未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对于此次定增进展以及公司接班人生变等问题致电公司相关部门采访求证,截止到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公司的正式回应。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