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垃圾分类难”亟待破解

   2015-09-09 本溪网 2690
核心提示:近日,笔者无意中看到了两则央视的公益广告,都是关于垃圾分类的。其实,这并不是央视第一次发布关于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可是效果如何呢?是不

近日,笔者无意中看到了两则央视的公益广告,都是关于垃圾分类的。其实,这并不是央视第一次发布关于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可是效果如何呢?是不是看了这样的公益广告就会让人们从意识上有所改变呢?就在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里,垃圾桶换了一批又一批,从最开始的单一垃圾桶变成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双桶型垃圾桶,可是关于垃圾分类的难题依然没有解决。

推行垃圾分类的困难之处首先在于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垃圾混装习惯。要改变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仅靠配置一些分类垃圾桶、垃圾袋,或是单靠公益广告形式的简单宣传是远远不够的,有相当部分的市民并不明白垃圾分类的优越性与具体做法。在市民未能真正认识到垃圾分类对资源循环、土地节约和环境改善的重要意义之前,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是不现实的。因此,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对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是解决垃圾分类长期难以执行的重中之重。

垃圾源头分类收集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良好的垃圾管理方式要求市民要具有良好的教育,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了解自己应负的责任。应加强宣传教育,让市民知道什么叫垃圾分类,到底怎么分类,分类有哪些好处,使市民真正认识到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提高回收利用率,可以尽快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并由此将节约土地,减低垃圾污染对人类的威胁。环保意识要从小抓起,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及大学等各个环节适当开设环保课程,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准。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来督促民众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另外,除了需要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外,还应建立垃圾回收产业链。当前垃圾回收处理还没能实现全面产业化,无法推动整个垃圾分类回收的发展。从垃圾投放到垃圾输送、分类,再到垃圾资源化输出,只有形成一个产业链,才能大大提高垃圾分类回收程度。要注重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后的分类处理环节,不能把分类好的垃圾一股脑地倒入垃圾车中,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建立一个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只有“硬件”与“软件”都跟上,才能真正解决垃圾分类难这个症结。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