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国最大滨海芦苇湿地正在进行全面生态修复

   2015-09-08 新华网 2610
核心提示:摇曳的芦苇荡,迷人的红海滩,海鸥、白鹭飞落其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这是记者日前在盘锦辽河口附近海域看到的景象。这片曾因盲目开

摇曳的芦苇荡,迷人的红海滩,海鸥、白鹭飞落其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这是记者日前在盘锦辽河口附近海域看到的景象。

这片曾因盲目开发、滥围滥养造成“人进鸟退”的美丽湿地,正在进行全面退养还海的生态修复工程。

记者看到,许多工程车辆正在清除渔池间的围坝、废旧井场以及一些私搭的临时房屋。在一些硬质地面恢复不久的湿地上,已长出茁壮的蓬蒿。

辽河口湿地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的湿地之一,过去曾被称为“黄渤海鱼类的摇篮”,而由于多年大面积围海养殖,生态环境曾大受影响。盘锦市海洋渔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到去年末,盘锦辽河口海域滩涂上,有753个养殖户进行鱼、虾等海产品的围海养殖,面积达83456亩。

“潮水过去被人为隔断从而打破生态平衡,现在通过拆除相关封闭隔断,使得辽河水和海水都能自由进出,滩涂将重返生机。”盘锦市海洋渔业局高级工程师李晋说。

盘锦市海洋渔业局局长史伟介绍,经过前期充分调查论证,盘锦从今年5月起,开始全面实施这项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滨海湿地修复工程。截至目前,已实现退养还海1.2万亩。根据无证、非法、有证到期的不同情况,将依法逐步收回余下的围海养殖区域,并逐步恢复自然生态,工程预计2019年末完成。

据介绍,收回全部围海养殖滩涂后,盘锦将通过人工整平、恢复植被、设置隔离围栏、加强人工巡护等措施,逐步恢复原有的湿地环境,并开展湿地生态监测工作,摸清滨海湿地资源状况,建立完善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库,履行国际湿地公约,努力保护维护好全市湿地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特殊性,为滨海湿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据了解,辽河口海域东起辽河河口,西至大凌河河口,海岸线全长49公里,连岸滩涂35万亩,浅海海域150万亩。这片海域上的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水禽迁徙的中转站,在国际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拥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十大最美湿地之一。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