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凭借良好的发展势头,正成为热议话题。在建设用地趋紧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趋严背景下,地下污水处理厂在多地孕育而生,业界普遍认为污水处理厂“往下走”将成为未来趋势。《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给水处理行业打开了一扇门,预计将产生近200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势头迅猛
在不久前举办的清华大学工程博士高峰论坛上,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成为热议话题。
“经过10到15年的持续发展,在‘十二五’收官之年,我国将建成4000多座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望达到1.5至1.8亿吨/天。”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凯军做了上述表诉。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对污水集中处理的需求增加了。2014年末,全国城市共有污水处理厂1808座,污水厂日处理能力13088万立方米,城市年污水处理总量401.7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90.18%,其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5.94%。
王凯军还表示,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即将进入尾声阶段,最近几年,地下污水处理厂需求迫切,发展势头迅猛。
诚如王凯军所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的快速扩张,过去那些遥远荒芜的郊区正逐渐被繁华的城市“吞噬”;而当时建在郊区的那些污水处理厂也没有料到,有一天会面对如此汹涌而来的人口,原先设计的污水处理能力早已跟不上城市的扩张步伐。
当城市管理者不得不将污水处理厂升级扩建工程提上议事日程时,却猛然发现问题所在:要扩容,土地在哪里?
污水处理厂为何“向下而生”?
在建设用地趋紧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趋严背景下,因具有占地面积小、生态环境友好等优势,地下污水处理厂在多地孕育而生,业界普遍认为污水处理厂“往下走”将成为未来趋势。
王凯军介绍,与地上污水厂相比,地下污水厂可节约一半左右的建筑面积;同时,臭气、噪声等传统污水厂的常见问题也更易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云南昆明、北京、山东青岛、安徽合肥、广东深圳、江苏苏州、广西桂林等地均已展开地下污水厂的建设。但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目前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在标准制定、技术创新领域仍需进一步探索,尚未大规模推广。根据现实情况因地制宜仍是地下厂建设的基本准则。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峰日前也表示,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很好地体现了环境友好、土地节约和资源利用。高品质出水是下沉式污水处理系统对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除外源截污治污与内源清淤外,可以向河流提供高质量的生态补水且大幅削减外源污染负荷,解决臭气、噪声等问题,可与周边城市建成区协调融合。
为此,环保部正式下发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全面启动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到2020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地下污水处理厂市场规模近200亿元
对于投资估算,规划提到,目前重点项目需投资257.8亿元,包括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196.3亿元,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预防示范项目49.7亿元,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项目10.5亿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1.3亿元。目前迫切需要开展的优选项目需投资88.8亿元。
地下污水处理厂不是一个简单的削减污染物的设施,而是一个综合了经济、技术和环境效果的系统。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地下污水处理厂将为环保企业提供了机会。据经济日报估算,到“十二五”末期,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5%,城市污水处理投资也将大幅下降。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给水处理行业打开了一扇门,预计将产生近200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地下污水处理厂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方向。
文章整合自经济日报、中国建设报、瞭望智库、同花顺网相关报道,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