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环保从“查企”到“督政”意味着什么?

   2015-09-16 华声在线1610
核心提示:衡阳、承德、沧州、临沂、保定、马鞍山、无锡、郑州、安阳、南阳、百色……因为环保工作不力,这些城市的主要负责人都曾被环境保护部约谈。在

衡阳、承德、沧州、临沂、保定、马鞍山、无锡、郑州、安阳、南阳、百色……因为环保工作不力,这些城市的主要负责人都曾被环境保护部约谈。在媒体的聚焦下,市长们表达歉意、做出承诺,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因环保工作不力,近日多位城市主要负责人被环保部约谈,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市长被约谈是环保的治本之策吗?由此引发的质疑不断,究竟该如何找到到治理和预防环境事故的根治良方?曝光、约谈,其旨一在威慑、警示,二在倒逼市长们在媒体和公众关注和监督之下,做出整改问题、抓好环保的庄重承诺。

然而对于被约谈的市长来说,丢面子事小,丢里子事大,如果“承诺”兑现不了,除了会受到公众的质疑和指责,失去民心,更加伤筋动骨的是会被严厉问责,轻则受到党内警告、行政记过,重则被降职、免职、开除党藉,可能一失足而终结其仕途。随着中央和地方对环保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随着公众对于频发的环境事故日益难以容忍,呼吁强化环保执法、环境治理法规、机制、制度建设的声音日益强烈。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被喻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到如今更加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党政同责”、责任“倒追”、“终身追责”机制,从制度上扎紧了预防环保失职渎职篱笆、大大提高了环保渎职成本。从“约谈”到“问责”,机制日益完善的“督政”正成为环保督责的一把利剑。

从目前中央对于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可以看出,环保已经是当前和今后党政工作的主要挑战。这是由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所必然会面临的困境。过去几十年的高速的经济发展,其实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低效率低收益的粗放式发展。一方面,国家和人民的确比以前富了,一部人过上了不康生活。另一方面,我们生存的环境却日益恶化,化学品泄露、农药化肥滥用、油气管道爆炸、沙尘暴、雾霾肆虐,难道幸福就是生存的“昏天暗日”下?甚至人们对于蓝天白云的渴求只能寄于“奥运蓝”、“阅兵蓝”等因举办大型盛会暂时大面积关停周边工厂生产带来的环境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谁更重要?似乎是悖论。一些地方唯GDP论英雄,付出的沉重的代价,生态承载能力严重透支,造成不可修复的环境破坏,毁灭的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和幸福。

环保从“查企”到“督政”意味着什么?违法排污生产的企业是环保执法的主要对象,似乎看住管住企业就能根治环保问题。但实现的情况是,尽管对于一些违法排污生产的企业开出的天价罚单甚至关停处理,但企业排污生产的现象还是禁止不了。媒体调查后才发现,这背后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纵容甚至支使,问责企业只为应付媒体、公众和上级监督,背地里还是与企业上演“猫鼠游戏”。从“查企”到”督政”其实是环保治理思路的转变,环保正从“治标”到“治本”转变,“督政”实施“党政同责”、“终身追责”无疑抓住了问题键,可以期待,环保工作必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建设幸福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不再是纸上谈兵。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