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智能化是不是未来电动车的发展趋势?

   2015-09-16 中国电动车网 2680
核心提示:2015年8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题为《破藩篱,促合力——体制创新粘合两张皮》的专题报道。报道中称:国家进一步明确了产学研协同的创

2015年8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题为《破藩篱,促合力——体制创新粘合“两张皮”》的专题报道。报道中称:国家进一步明确了产学研协同的创新路径之后。在江苏无锡,新日集团和以设计制造见长的江南大学合作研发全球首款智能电动车。依靠政府搭建的科技创新平台,公司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合作。

自1985年中国市场诞生出第一辆电动自行车开始,中国电动车行业在历经了7年左右的萌芽期之后,于2003年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从2014年下半年度行业产销总量的“首次负增长”,再到近一个月来的“有所好转”。可以说,中国电动车行业在结束了多年来的野蛮生长期后,已逐步进入到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行业进入拐点,以往“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今大浪淘沙,行业洗牌,若盲目增长数量、甚至产品同质化,更别论发展,连立足都难。

而消费者需要怎样的电动车?外型炫酷,轻盈灵动,更加人性化;造型不再中规中矩,一成不变,满足电动车越来越年轻化的需求;轻松驾驶,像汽车一样能自动导航;出门购物停车,不用在车海中找车;甚至能享受多种骑行方式,可以边骑边播放手机上的音乐……

好车的定义恐怕就是在这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才能真正达到的一个“好”字。这一连串的痒点和痛点正是电动车行业创新的方向。摆脱现状,谋求发展,摆脱同质化现象,更要朝着“科技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新日正如行业内的“领头雁”、“排头兵”,智领电动车行业的发展。

2015年8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题为《破藩篱,促合力——体制创新粘合“两张皮”》的专题报道。报道中称:国家进一步明确了产学研协同的创新路径之后。在江苏无锡,新日集团和以设计制造见长的江南大学合作研发全球首款智能电动车。依靠政府搭建的科技创新平台,公司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合作。

新日miku,作为全球首款互联网智能电动车,更标志着新日品牌作为“产学研销一体化战略”的首批践行者、成功者和“科技创新”的受益者,足以令整个中国电动车行业倍感骄傲。新日重新定义了行业内标准:内置芯,外智联。“内置芯”就是说真正的智能电动车是拥有一个智能操作系统,类似于电脑中的处理器,可以精确处理信息、控制电器系统、动力系统,提升全车操控性能。而“外智联”是指,智能电动车还需具备与外界智能设备沟通的能力。

在手机智能化、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之下,电动车智能化也跟随着这样大潮应运而生。这些智能化的技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用户体验上。最后,借用新日电动车新闻发言人、总裁办主任陈开亚的话,“在市场上,各个品牌在想着如何争取最大利益的同时,其实更应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只有当你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你才能真正引领行业的潮流。”智能化潮流正是电动车更加人性化的体现。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