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级大数据平台上线试行 明年全面部署实施

   2015-09-16 亮报2370
核心提示:9月14日,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新技术推动智能电网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

9月14日,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新技术推动智能电网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各专业共享的企业级大数据平台,积极开展大数据应用场景设计,用好大数据,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国网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四川电力和国网客服中心等8家试点单位的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已上线并投入试运行。

8家试点单位上线运行

国家电网公司于2014年年底正式启动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和典型应用试点建设工作,国网信通部会同国网运检部、营销部、运监中心等部门,率先在总部,国网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湖北、四川和辽宁电力以及国网客服中心等单位开展试点建设,围绕电网生产、经营管理和优质服务3个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工作,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业务需求创新,探索构建新的业务模式、营销模式和服务模式。

国网山东电力从数据与业务融合入手,全力构建公司企业级大数据平台。该公司完成了营销部用户档案信息、用户用电负荷信息,运检部电网设备台账信息,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变电站负荷信息以及区域负荷信息等业务数据的接入,并为气象信息、GDP、各产业值等外部因素捕捉构建了获取模型。在信息接入和模型创建的基础上,国网山东电力进一步尝试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公司各类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该公司以电力负荷预测研究为切入点,以电力负荷预测实际应用为重点,试点开展电力负荷预测研究与应用,应用场景利用分布式计算、数据挖掘分析等研究,探索和开发相关技术,构建长短期负荷预测模型,根据数据分析提前了解用户用电需求,实现了对未来用电负荷走势的精准预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用电负荷特性分类精度提升10%。

国网上海电力基于该平台,积极开展配网故障抢修应用场景建设,预测未来一天或未来一个月各区域、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故障量可能发生的数量区间,精度超过70%。在配网故障抢修应用场景项目成功上线基础上,国网上海电力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存储和计算问题进行研究。在数据存储方面,国网上海电力利用现有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一天24点采集电能表示数据,模拟得出该系统一年历史数据存储量相匹配的大数据平台配置资源量。在数据计算方面,国网上海电力利用大数据平台的性能特点,并行完成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若干条算法支持下的共计960万户全量数据运算工作,结果显示原有一天的运算量在短短数小时之内即可完成,系统运算水平获得极大跃升。

国网浙江电力试点实施的基于天气变化对用户用电行为影响分析的应用功能,利用分布式计算、数据挖掘分析等大数据技术,构建了用电量/用电负荷数据分析模型,为负荷预测、电网规划、设备检修、电能调配等提供了更准确、更快速的决策支持手段,用户用电行为细分处理效率提升30%,有利于促进以“电力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提升供电服务满意度。

国网江苏电力挖掘社会服务、企业运营、电网运行相关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场景,成功预测了今年最高负荷发生时间,短期负荷预测准确率提高到99.4%。国网浙江电力开展大数据建设和应用,用户用电行为细分处理效率提升30%。国网安徽电力开展基于用电采集系统的防窃电预警分析,以地图定位等信息化手段展示各地市窃电嫌疑分布情况,防窃电分析工作效率提升50%以上。国网福建电力基于公司企业级大数据平台,短期重过载预警准确度超过80%。国网四川电力构建电网停电管理优化多目标决策模型,停电计划编制效率提高30%。国网客服中心通过客户服务大数据场景分析,人工服务接通率提升30%,客户等待减少20%,提升了客户服务能力。

明年全面部署实施

根据《信息通信新技术推动智能电网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部署,国家电网公司将建设“两级部署、一级管理;物理分散、逻辑一体”的企业级大数据平台,融合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电网实时运行、用户用电信息和外部社会经济、气候气象、地理空间等数据,集成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分析和展现等工具组件,为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实时采集类、在线监测类、计算分析类和决策支持类应用统一提供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撑。2015至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完成企业级大数据平台设计研发工作,并在总部及27家省公司部署实施。

目前,各试点单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公司推进《信息通信新技术推动智能电网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