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建智慧城市 多规合一解决城市空间问题

   2015-09-16 中关村在线1590
核心提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手段。建设智慧城市也是促进通化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是通化融入核心城市圈、经济圈和不断激发增强城市活力与动力的重要保证。

一、总的工作思路

2014年,按照住建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和八部委《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通化市委、市政府以打造“绿色通化、开放通化、集约通化、智能通化、平安通化”为建设目标,努力实施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成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工作组,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核心,各局委办相关机构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组织保障机构和工作机制。2015年2月,在省住建厅和科技厅等主管部门组织申报推荐、实地考察和初审基础上,经住建部和科技部组织专家联合评审,已确定通化市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城市”。4月初,与住建部、科技部及省住建厅和科技厅,签订了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为通化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化市智慧城市建设是以“智慧强政、智慧惠民、智慧兴业”为主线,以3g或4g宽带网络为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无线光网等新一代通信技术,聚焦智慧城市管理,重点开展政务、金融、交通、医疗、安全、能源、文教、物流等领域的信息化平台和系统项目。力争经过五年的“智慧城市”建设,将通化市打造成较为完善的符合城市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智慧型城市。

根据通化实际,坚持“多规合一”的规划思路,解决城市的空间问题、技术问题及产业发展等问题,打破行业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信息的综合调度及统一管理。另外,规划要以《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及《通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编制依据。预期2016年,建成全市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政务活动普遍实现全流程网络化办理;基本建成智慧城市感知、支撑、服务三大基础平台;交通、环保、安全、旅游、市政等重点领域核心业务实现智慧化应用。到2018年,主要管理对象和服务事项智慧化应用覆盖率达到50%。到2020年,全市智慧化应用体系建成,实现信息化条件下新政务、新经济、新生活、新城市。让城市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初步形成平台化政府,行政效率得到进一步强化;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惠民利民关键领域基本完成应用体系建设,提供高水平、多层次、均衡化公共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以信息服务为支撑的旅游、个性化教育、健康养生养老等智慧服务产业化,药品食品等支柱产业形成智慧化。展望“十三五”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将得到不断深化,通过城市信息化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市民充分享用现代城市中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资源财富,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和重点

(一)顶层设计,统一标准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非常关键,总体规划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根据城市发展要求,综合考虑区域特点、产业结构、城市管理、市民生活等因素,制定总体规划,专项方案和规范标准,强化顶层设计和标准的引导作用,整合城市资源、节约投资,促进资源与信息共享作用。在规划的统领下结合实际情况分批次、分专业实施。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重点是智慧城市所涉及的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产业等各行业的信息数据资源整合、业务平台和应用系统的详细设计。包含系统组成、数据资源整合方案、技术应用、实现功能、工程图纸、软硬件配置清单、项目预算等,且必须实现标准统一化。

顶层设计的主体要素:

(1)目标:明确智慧城市建设总体目标。(2)原则:确定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原则。(3)内容: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及指标体系。

(4)任务:规划智慧城市近、中、远期实施任务。

(5)框架:规划智慧城市功能、平台、技术框架。

(6)体系:规划建设智慧城市人才与建设体系构成。

(7)平台:规划智慧城市平台架构。

(8)系统:规划智慧城市行业应用系统组成。

(二)总体统筹,全面融通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