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特高压效益谈:给山西带来了什么?

   2015-09-17 《国家电网》 2910
核心提示:山西,素以煤炭之乡著称于世。据统计,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约 2600多亿吨,占全国总量近 1 3,产能突破6 亿吨,是我国产煤输煤大省。然而,

山西,素以“煤炭之乡”著称于世。据统计,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约 2600多亿吨,占全国总量近 1/3,产能突破6 亿吨,是我国产煤输煤大省。

然而,这个产煤大省的发电装机仅占全国的 1/20,外输煤与外输电的比例为 16:1。由于中间环节费用高,山西煤炭外输的经济性变得越来越差。

如何实现煤炭资源效益最大化,成为山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重要课题。特高压成为实现这一转变的契机。

南北互供促经济转型

2009 年 1 月 6 日,晋东南—南阳—荆门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山西成为我国第一条特高压工程的送端。

工程投运 6 年多来,向华中地区输送了超过 500 亿千瓦时清洁电能,这相当于从山西向华中输送了 2300 多万吨原煤。由输煤变输电,特高压安全、经济、清洁、环保的综合效益凸显,不仅为加快晋电外送提供了强大支撑,也有力地促进了山西电力工业的升级跨越和山西省的经济转型。

“通过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工程,来自山西的电力送到了湖北、湖南、重庆、江西等省。线路满负荷运转时,可以向湖北送电 500 万千瓦,相当于再建了两座葛洲坝水电站。不仅如此,在丰水期,三峡的水电也可以通过这条线路送到华北,不仅降低了华北的煤炭消耗,也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试验示范工程长治变电站站长杨爱民介绍。

对于山西省而言,特高压带来的效益非常直观,据测算,输煤输电两种能源输送方式对山西 GDP 的贡献比约为1:6,就业拉动效应比约为 1:2。同时,煤就地转化为电,可同步消化煤矸石,为煤矿和发电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破解电力外送之急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山西也面临着电力就地消纳难、有电送不出的尴尬。

目前,山西电网通过 6 条通道、13 回输电线路向外省送电。其中,通过 1 回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向华中电网送电,通过 9 回 500 千伏线路向京津唐、河北南网送电,通过 3 回500 千伏线路向江苏送电。

要想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目标,实现资源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就必须加快特高压外送通道的建设步伐。

“山西是外送型电网,这一特点决定了山西电网要以特高压作为主干网架,各级电网都要围绕特高压的规划来建设。”国网山西电力总经理刘宏新说。为了推动晋电外送,山西省委、省政府分别与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省、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特高压工程的建设。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今年,国网山西电力将承担蒙西—天津南、榆横—潍坊、蒙西—长沙等特高压交流工程,灵州—绍兴、晋北—江苏、上海庙—山东等特高压直流工程属地标段建设任务。山西特高压工程建设即将进入全面提速、规模化建设的新阶段。

“特高压工程是山西实施‘煤电并重、输电为主’重大能源战略的最好出路,同时也是提高电网输送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抵御事故能力,确保山西电网‘对外送得出、对内落得下’的重要途径。”山西省政府相关部门这样评价。

特高压落地多方受益

随着蒙西—天津南、榆横—潍坊、晋北—江苏特高压工程的陆续开工,山西省拓展外送电力大通道、推动特高压工程大规模建设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这将对山西省传统煤炭资源的开发和新能源的发展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

作为山西电网仅次于火电的第二大电源,山西风电经过 5 年发展,装机容量翻了四番,发电利用小时数连续 5 年递增。俗称“小三北”地区的大同、朔州、忻州三市已成为山西省风电的骨干电源点。目前,山西省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 550 万千瓦,进入了全国风电大省前十行列,机组利用小时数居全国第三位。

特高压为山西风电消纳、实现“风火打捆”外送创造了条件。“风电在山西电网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给电网设备的运行和调峰带来不小的压力。我们一直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在为风电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在全国率先建成投运‘风电优化调度评价系统’,确保最大限度接纳风电等清洁能源,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在电力跨区交易中的比例。”国网山西电力新能源处处长赵俊屹说道。

为此,国网山西电力规划投资近50 亿元加快风电送出及电网加强工程建设,全力满足清洁能源的送出需要,推进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北京天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晋投资建造的平鲁大山台风电场是目前山西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该公司华北分公司副总经理云平平对特高压工程也抱有极大期望。“我们期待更多的特高压项目在山西落地,因为只有特高压电网才能满足山西电力外送的需求,同时给我们发电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