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姚建铨:扩展智慧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2015-09-17 智慧城市头条2710
核心提示:9月12日,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创新交流大会在宁波盛大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在大会上围绕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模式,现阶段大数据

9月12日,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创新交流大会在宁波盛大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在大会上围绕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模式,现阶段大数据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实现现代社会的智慧养老等问题,做了主题演讲,引发了现场的许多共鸣。

会后,姚院士接受了智慧城市杂志记者的专访。他表示安全性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要素,同时启发了大家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的深度思考。

(Q=《智慧城市》 A=姚院士)

Q:有人提出,“互联网+”指的不是传统互联网,而是智能互联网,对此您怎么看?

A:现在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人说是+互联网的。在此,我认为“互联网+”就是把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各行各业有机结合起来,引发不同领域的革命,从而使得城市变得更安全、更高效、更节能、更绿色。这是在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服务,且这种服务是智能化、网络化,全球化的高层次服务,从这个高度来说,“互联网+”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Q:“互联网+”下的智慧城市,和我们已经在建的智慧城市,有何区别吗?

A:以前提的智慧城市是把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隔离起来,但实际上是要把各方面都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网络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互联网和物联网。因而“互联网+”下的智慧城市,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创新,推进。

Q:您觉得“互联网+”战略将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哪些机遇?

A:这个机遇是非常大的。以前的数字城市只是把各行各业的参数数字化而已,并没有提及智慧化。“互联网+”就是把城市的各个领域构成一个有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得城市的格局更加和谐、更加节能,更加环保,且消灭了彼此间的信息孤岛,统一形成了一盘大棋,这个意义是非常巨大的。虽然目前的情形还不是非常明显,但是随着经费投入、人员扩充、水平提高,将会有更多的事实证明“互联网+”对城市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Q:什么是“互联网+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

A:最重要的是安全。之前我有提到智慧城市必须具备安全、高效、和谐、绿色、智慧五大要素,目前最关键的就是要在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城市的其他建设,天津8.12事件等很多事实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安全问题很重要。

Q:包括您刚才提到的智慧教育、智慧养老等在内,哪些领域将成为“互联网+”浪潮的受益者?

A:目前,医疗、养老、交通、教育(还有政务,那是从政府角度出发)等几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是“互联网+”发展的热点。此外,还有智能制造领域,用信息化实现企业发展的产业化。

民生和工业4.0是整个智慧城市最最核心的基本部分。建设智慧城市实际上就是把政府、企业、公众有机构成一个网络,进而使整个社会更和谐,更绿色,更智能。

Q:刚才您也提到了关于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的思考,能就这方面为我们展开谈谈吗?

A:智慧城市是人类建设未来城市的一个发展方向。这有五个指标来衡量,即安全、高效、和谐、绿色,最后达到智慧,这是较高的要求,且是一个长时间的发展方向,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模式。

对于每个城市来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有4个方面的工作要做——首先城市领导要针对当地的主要特色做好顶层设计规划,然后确定由谁来实施,最后还要如何运营和怎样服务。这当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资金的出处,由谁来组织等等。现在提的较多的PPP模式比较好,但也不见得就是唯一。

所谓PPP模式就是针对某一个城市的总体设计,由当地政府提供相应平台,其他地区具备相关技术的企业可以带着资金、人才到这里落地,最好的是还能和当地的某家企业结合起来。当然,最终的建设成果未必马上就能显现,很多内容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当下,PPP的模式在很多地方比较容易被接受,但不同地区情况不同,就是PPP模式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大家可以一起探讨,相互交流,互相碰撞,也许会产生更多更好的形式。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