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曹寅:构建的互联网+智慧能源模式

   2015-09-20 和讯期货 2780
核心提示: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于9月17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于9月17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政府部门、石油化工上下游生产、贸易、工程、设备、物流、咨询服务企业的相关人士都将参与。

在9月17日举办的201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商业模式创新论坛”上,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曹寅发表了对智慧能源的看法,他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先讲能源互联网为什么推?第二个是讲能源互联网是什么?三是什么企业积极做能源互联网?

他表示我们整个系统面临相当多的挑战,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从一个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时代,这个过程不会特别快,但是在10年之内我们可以看到,可再生能源在经济上同化石能源比较大的竞争,第二个消费者对能源电力服务的需求,第三个就是电力行业峰谷矛盾,天然气行业也面临峰谷矛盾。

以下是大会文字实录:

曹寅: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对于智慧能源的看法,互联网+确实在改变我们很多的行业,但是一直以来对于能源行业如何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大家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信达对于互联网+智慧能源的一些看法。

我们现在是财政部控股70%,现在是中国信达下面是马上就要成为一个7个全牌照的企业,在我们之前就是中信和光大有全牌照,今天我特别喜欢引用一句话,我们总是高估了未来两年将发生的变化,过于低估了未来10年内将发生的变化,这个是比尔盖茨一直说的一句话,我们可能高估了可再生能源以及电改里面很火的储能电动车两年之内发生的变化,但是这些东西可再生能源加储能智能电网×我们的互联网模式,将切实改变未来在10年之内我们能源行业的大的生态。

接下来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如何改变?今天我的演讲分成三个部分,先讲能源互联网为什么推?地个是讲能源互联网是什么?什么企业积极做能源互联网?

我们整个系统面临相当多的挑战,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从一个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时代,这个过程不会特别快,但是在10年之内我们可以看到,可再生能源在经济上同化石能源比较大的竞争,第二个消费者对能源电力服务的需求,第三个就是电力行业峰谷矛盾,天然气行业也面临峰谷矛盾。

我们现在由于后端的消费者,他在用气用电以及用其他相关能源方面的需求的波动性,导致前端的供应跟不上产生的峰谷矛盾,而且未来基于可再生能源,因为是波动性非常强的能源,比如说风光,不可能老天爷听你的,所以说波动性的能源和波动性的消费导致双侧的波动性不停的增加,造成很严重的峰谷矛盾,第三个就是能源电力不管是上游还是中游,对于电来说就是前面的发电设施,以及希望中游的输配电设施,对于气来说油来说,就是上游的生产勘探设施,储存设施,它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最近不停的有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说油气管道的爆炸,比如说前端发电机组的爆炸,以及中游的电网的故障事故,都是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而且未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我们整个的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各种各样能源基础设施的分布化安全性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说处理不好,有可能造成像天津大爆炸这样的事故。

所以说在现在这个时代里面油气基础设施,包括电力基础设施安全性是非常迫切的问题。第六个就是这个行业不管电也好油气也好一直是比较封闭的行业,比如说华为08年的时候想做智能变电站,投了10几亿的研发,公关以后还是进入不了,连华为中国民营企业精英中的精英都无法进入,更不要说其他公司了,未来如何应对这6个挑战,将是非常严峻的问题,这个也是能源互联网要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可再生能源国家可以提出这么多的目标,主要是发展速度非常快,这给大家看一下,07年的时候光伏组建,05年,07年的时候预计情况怎么样?05年相比07年下降了90%,系统的价格下降80%,逆变器的价格下降了33%,同时这个下降幅度还没有停止,到2020年我们预计整个的组建系统逆变器上面的价格还是可以下降30-40%,所以说光伏成本到了2020年,度电是0.5元一度电,你们想想现在是多少钱?中国工业企业度电成本在2014年是7毛到8毛,我这里光伏直接就可以是5毛一度电,这样的话,因为光伏的经济性带来颠复性的增长是要直接面对的,同时因为监管层看到了风和光快速发展,最近很有可能在十三五规划里面又要上调60%-70%。

到了2014年负荷曲线非常不平稳,因为大量装机开始并入,所以说是一个不平稳的,不可控的装机进入了一个对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系统,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可再生能源因为电站,风力发电机,光伏组建光伏电站也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为风来了光来了波动性比较大一点,所以对于发电量的损失比较大,这里就不多讲了。

同时还有电大商品性的问题,我们每一个电费单有多少数字?只不过是告诉你用了多少,或者阶梯电是多少,08年的美国人的电费单是什么情况?你参与管理计划省了多少前赚了多少钱?现在人家已经做的更先进了,下次有机会我带一张现在的,变的非常丰富和多元。所以说我们现在对于电的消费属性,对于能源的消费属性是完全没有触及的,未来是什么情况?所谓互联网+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从一个自上而下的行业,变成一个自下而上由消费者推动的行业,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非常伟大,尤其是工业由卖方市场决定,变成由买方市场决定的行业。

同时有四大革命,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能源体制革命,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互联网+智慧能源或者是能源互联网一把抓的,过去我们提消费革命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转,供给特别好做,就是大量增加我们的核电装机量和天然气的发电量,但是消费这里很难搞因为没有很好的工具,但是能源互联网可以做到,包括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新能源计划,以及电改,油改气改的计划,中国现在正在制定应对气侯变化法,这个是立法的形式确保我们中国在气候变化框架里面的国家贡献。

过去想象一下,消费者是没有办法和发电厂进行直接的沟通,但是未来通过能源互联网就可以生产端和消费端直接的互动,就可以就可以做发电的计划,同时还有大数据的整合利用,应该是以大数据为代表的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优化我们整条价值链。我们把可再生能源,比如说需求的管理,以及电力交易,从我们这样集中制的电网管理转移到消费者管理,形成很多的智能单元,以交易市场为平台,以价格为杠杆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的机制,非常好的可以应对未来非常复杂多元的能源环境。

然后电改这边其实是现在我们宗旨就是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大力支持分布式发展,这个非常符合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因为特别关注的就是消费端,对于电来说就是配电用电售电以及能源交易。

接下来讲能源互联网是什么东西,这个是国务院克强总理在6月底的时候有一份文件是积极推荐互联网+行动意见,其中一个排名第4的就是互联网+智慧能源,这个是我们同能源局的装备司给克强总理写的一份东西,这个里面就提出4点,我里面着重讲3点,风光,以及生物质和化石能源的发电,同时形成电网和电厂的协调运行,同时利用先进的ICT技术,核心就是能源生产的智能化就是促进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协调发展。

第二个就是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就是建设以太阳能风能为主导的多能协调的分布式能源互联网,同时突破分布式发电,储能等相关技术,这个里面的话将会形成有很多在消费侧的分布式的小的能源网络,里面既有光伏又有天然气,我们叫天然气三连供的电站,同时又有储能和充电站,形成分布式的网络。

第三点就是探索,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这个里面要形成多能互补,我们不仅仅是要强调二次能源的消费,在未来也要强调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协同消费,天然气和电的协同消费,什么时候电贵的时候就用天然气替代,天然气贵的时候用电替代,形成气和电的强耦合的系统,同时强调以电子商务为交易平台,智能电网为配送平台的电力交易新试点。

能源互联网就是一个(可再生能源+储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价值链×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商业模式就是这些东西的倍增器。

这个就是构建的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图,和大型的火电厂的融合发电,又有大型的储能项目,同时在配网侧大量分布式的电源和电网,消费侧也有智能微网和新的能源消费模式,在下面这条红线,传统能源的发输变配售用的价值链,但是基于这条红色的价值链上面衍生出来非常多,面对未来新的能源生产配送和消费模式。

所以说能源互联网和传统的区别最重要的就是自下而上形成一个买方市场,现在是不得已马上就能够这样了,现在过剩的火电装机是2亿千瓦的,同时是油气的上游生产是过剩状态,同时在很多的其他的领域也是过剩状态,所以说我们自下而上,买方市场不仅是我们主动推,同时现在市场的情况不得不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了,同时将来的商业模式也是从公用事业的服务模式,你给消费者提供的不仅仅是电气油,你给消费者提供的是服务和模式,服务或者是平,你要为消费者解决的是用电一系列生命价值周期的东西,包括碳排放,废物的处理,以及整个用电的体验。

马云说现在是从IT往DT的发展,未来就是从数据里面挖掘黄金的时代,在电力行业油气如此,为什么?大家想象一下,我们这些电能够存在,其实是后面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存在的,物理角度来说任何插座都可以和前面的发电厂产生物理互联为什么这个系统可以平稳的存在?因为过去我们有巨大的投资在哪里,未来还是不是这样做?肯定不行,是需要里面的数据挖掘这个潜力,形成智慧化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

再往上走一层就是应用层,这个红色两个层,应用和平层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应用导向的自由竞争的同时又是轻资产的行业,下面还是传统的重资产的但是又是一个智能的层次,应用层里面基于下面很多的硬件提供非常智能化服务导向的应用,比如说充电桩的应用,基于电力销售和基于电力期货的相关应用,这些应用会基于一个平台向消费者提供,什么是最好的平台?售点渣公司就是最好的平台,而且对于油气来说加油站也是非常好的平台,这个是为什么中石化的副总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混改,目标就是把加油站打造一个平台式的机构,里面综合不仅仅卖油还可以做便利店还有社区文化终端,油和气都是这样,面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消费平台。

国内有很多的充电桩,他给你APP,帮你实现时间和位置的管理,未来还会更多元,任何相关的智能硬件,都将成为服务搭载的载体,是不通过硬件赚钱,不通过硬件的一次性交付赚钱,通过硬件在生命周期消费者使用电力能源过程运维服务来赚钱,而且还有一点未来上游做服务的,轻资产零资产的公司会往下游走,做硬件,这个趋势已经出现,北京现在有一家公司,他原来做的就是充电桩的服务,APP,因为收集大量的用户需求以后,开始找富士康,帮他代工做有特色的充电桩的设备,从软到硬的融合和结合,未来不仅仅是充电桩这个小东西从软到硬的结合,很多东西,比如说智能电表,光伏电站,变压器,储能,电动汽车,甚至包括我们的加油站都是有可能软硬之间互相融合,硬件企业或者是开发商开始做软件,做服务,做平台,同时那些平台企业,做服务的企业,做应用的企业又开始做硬件,形成这样的希望融合。

核心一个是储能,我们可再生能源讲了很多,但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稳定的,同时也是随着气侯变化比较严重波动比较大的,有了储能一切都改变了,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智能电网,储能是我们说的缓存器,智能电网是智能的配送网络再加上前面的可再生能源就形成一体化的能源架构,刚刚说智能电网,在中国,研究最多的,或者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就是主动配电网,6月份国家提出在未来5年投2万亿就是为了做配电,这个方向就是往主动配电网发展,这个我用了一个词从无缘到有缘其实应该是能源的源,我们现在是没有电源在里面,都是纯消费没有生产,但是未来随着大量的可再生能源,我们在消费侧这一端的配网里面也会有大量电源进来,这样就需要很多设备的改造以及应用的服务,数据的应用,才能实现对于分布式的电源储能的优化管理,不然会存在非常严重的电源质量问题,甚至会造成整个电网的崩溃。

第二个就是储能,是真正实现能源生产和利用还有时间上的结耦合,任何一个用电器都可以物理互联到前端的发电厂,某种意义上说是电磁耦合的,紧耦合系统很容易发生系统性事故,或者是一条线路因为下雨天,从两向变成三向都会造成系统大崩溃,但是有了储能就不会了,同时光伏和风电这样不稳定的电力供应,也是需要储能进行解耦合形成防火墙的作用,未来储能是新一代电力网络的中间的路由器的角色,其实不仅仅是储电的问题,还有储热,储气。现在储能也处于一个爆发前夜,这个就是未来储能的发展速度,我们折合每年负荷增长率说,每年的增长率是63%,今年已经爆发了,美国今年的储能装机量预计是去年的4-5倍,而且今年上半年大家可以发现,储能在美国这边推出很多新的政策,允许储能和电网合作做一次调频,是作为电力的管理,同时也允许储能作为售电企业在很多州进行操作,澳洲德国英国相关的需求也出来了,中国我相信3-5年之后也会出现爆发,电动汽车5年前特斯拉推出了,现在中国今年是电动车爆发了一年,销量会上30万辆,光伏电站,5年前美国光伏电站开始大量的上量,三年前中国的本土应用开始爆发,所以说中国和美国就5年时间,我认为3年或者是5年后中国的储能也像美国一样储能爆发而且核心的逻辑是什么?一可再生能源大量装机,新一代的智能配电网的应用互换储能补上缺的短板,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储能本身的成本也在快速的下降,这个是从09年到2013年锂电池的成本下降幅度,年成本下降30%,从09年到2013年4年的时间,从2000美元每千瓦时,下降到700美元,三分之一也不过是4年的时间。而且还没有结束,未来从2015年到2025年,锂电池的成本还可以下降17%,那就意味到了2020年,应该还记得我那个能源互联网的公式,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等,都进行非常好的时候,我们这样一张基于前端大型的电源,集中式的发电,特高压远距离的发电,又是单向的网络就会不复存在,因为可再生能源有经济性,储能又有经济性,电动汽车又有经济性,主动配电网使这套系统足够智能强大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大规模建立单体的电场,不需要了,销售也是非常智能化,利用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模式和理念把我们身边的储能配电网有效利用起来,可以使我们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同时又可以有这样分布化的运维,能源互联网不是一个痴人说梦,就是一个实实在在靠经济性推动的,不是靠政策性推动的。

所以说在澳大利亚加州很多的居民主动采购光伏电站,就是因为在这些地方已经有了经济性,接下来他们马上,明年开始又会主动要求采购储能,因为储能和光伏电站加起来更有经济性,能源互联网,互联网来说只是一个倍增器,核心的核心还是要靠我们这些基于技术推动的能源基础设施颠覆我们现在的能源的传统的网络。

互联网只是倍增器,如果说没有括号里面的前面互联网商业模式再好再牛都是0。

我认为下一个时代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必须有三个能力,很强的ICT能力,同心合信息技术能力,华为SAP,还有能源能力,这个毕竟搞得还是能源,要懂电油和气还有热才行,倍增器就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把ICT和能源连接起来,实现我们的消费端和供应端的全融合,所以说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能源非常有道理,我们想一下互联网实现了,互联网这三个字代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思维精神,互联网思维方法,智慧就是代表ICT的结合,这个+号也是真正实现了通过ICT,通过互联网,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全融合,同时又实现了,我们能源和下游应用行业,可惜中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具备ICT+互联网+能源的能力,大家现在只是布局,水然有几家企业具备了部分的三者选二的能力,或者是选一的能力,但是三者全部具备的能力,目前没有。但是我相信希望中国企业家是非常具有创新精神的,在政策允许的时候他们会非常积极地去具备这三个能力,现在这些企业都是很积极往三位一体的能力发展,未来互联网企业提供什么角色呢?就是像阿里腾讯的角色,不是和那些能源企业竞争,他提供的就是为这些能源企业提供很好的平,让他们能够对接到消费者,阿里和腾讯也是我非常好的朋友。腾讯他们也是很积极和能源企业合作,阿里也是很积极找能源合作伙伴,未来他们会提供自己的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让能源企业上面销售自己的电力,销售自己的油和气,通过他们进行融资。

能源的数据化其实现在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处于前期,美国人只不过做到观察当前我们的系统在发生什么,中国也是第二步,理解为什么有一些事情会发生,但是真正做到能源的数据化还需要做到预测未来发生什么,比如说预测2016年的9月17号,当天上海地区的电网负荷是多少,消费者用电里面有多少电动汽车,多工业用电,这个都是通过大数据进行预测,第五个我们预测之后做什么?全局优化,价值链上全局优化,电源和消费的优化,第六个就是全局高度智能化,就是我们优化之后系统会自动根据情况,根据预计的情景调整发电和配电以及用电储能和交易的模式。我们还是有很长路要走。

但是我非常看好,为什么?美国现在很多创新性的能源企业,人才都是从ICT行业里面出来的。美国特斯拉,虽然是电动汽车企业,但是他里面的软件工程师的数量比他里面的电器工程师数量机械工程师数量加起来还多,所以这个是很有助于我们能源行业的发展。

将来这些ICT企业,他和能源行业如何合作?会不成为门口的野蛮人?然后和互联网企业如何合作?我的演讲讲完了谢谢大家!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