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贵州:让垃圾处理更“友好”

   2015-09-22 贵州日报2080
核心提示: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些数据:一个500吨的垃圾填埋场至少占地1000亩,而且平均寿命10年多,填满了必须换新地方。不仅占地面积大,降解过程可长达百年,而且渗滤液已经影响到了城市地下水,垃圾释放出来的甲烷、硫化物等会形成气体污染。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些数据:一个500吨的垃圾填埋场至少占地1000亩,而且平均寿命10年多,填满了必须换新地方。不仅占地面积大,降解过程可长达百年,而且渗滤液已经影响到了城市地下水,垃圾释放出来的甲烷、硫化物等会形成气体污染。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国外已经发展了近百年,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垃圾焚烧发电比较流行,这种垃圾处理方式可以使得垃圾体积减小90%,重量减轻80%,产生的电还能满足当地生产生活的需要。

我国沿海城市也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1988年深圳建立起我国第一座垃圾发电厂,随后,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和重庆市、广州市等多个城市的垃圾发电厂相继建成。

垃圾焚烧发电在贵州推行过程比较缓慢。2009年底,贵阳市白云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始招投标,因种种原因搁浅,2011年再次启动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就绪,而项目选址一直难以最终确定。

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这不是偶发现象,在许多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立项选址时,都会发生。

垃圾处理是公用事业,涉及到千家万户也涉及到城市的发展,在选址立项时,离不开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大进村村民对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从闻之色变到逐步了解接受的过程,可以看出,公开企业信息,加强互动沟通的重要性。

如果企业将在线监测数据与环保局联网,实时公示,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如果企业定期向群众开放,邀请群众入厂参观,与厂区周边居(村)民成立环保共建小组,普及垃圾焚烧技术和知识,相信可以换来越来越多的群众对垃圾焚烧项目的理解和支持。

目前,贵州一省黔东南、六盘水等市州也在规划设计或正在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希望安顺的经验能让这些项目实施更顺利。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