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40多家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落地南京

   2015-09-25 南报网2320
核心提示:据悉,目前南京市已经有40多家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未来,机器人将是一种长期的、刚性的需求。服务机器人是

据悉,目前南京市已经有40多家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未来,机器人将是一种长期的、刚性的需求。”

服务机器人是“明天产业”

机器人大面积代替人工是趋势

家政、医疗康复等是热门方向

有丰富的感知能力和“人工智能”,会把接受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帮你做家务、辅助医生做手术,还可以进入危险现场,进行勘探、爆破、搜救等特种作业……记者从昨天举办的中国(南京)服务机器人产业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获悉,未来服务型机器人的市场将超过工业机器人,是一片蕴藏巨大潜力的“蓝海”。

40多家研发生产企业落地南京机器人形成集聚效应

“未来,机器人将是一种长期的、刚性的需求。”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王田苗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工成本升高,劳动力缺失的问题将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进入机器人制造领域,使得机器人应用成本降低。两者“一升一降”,必将导致机器人大面积代替人工。

“在一些发达国家,机器人的发展通常经过3个阶段的‘进化’,从一开始用于工业生产的机器人,到用于特种作业的机器人,再到贴近人们生活的服务机器人。而在我国,目前工业机器人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但特种、服务机器人已经跟着来了。”王田苗说。

会上,专家们一致看好服务机器人,认为其未来市场将超过工业机器人,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韩建达表示,工业机器人正面临一系列挑战,比如不能与工人高效交流,无法接受抽象命令,感知和认知能力远低于人等,“虽然它们可以连续工作很长时间,作业精度也十分高,但却不能在生产线上和工人‘融为一体’,密切协作完成任务。”

王田苗则把工业机器人称为“今天产业”,把服务机器人称为“明天产业”,“环境感知传感技术日新月异,使得服务机器人的感知能力越来越接近人类;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不断提高其人工智能水平;生物材料的发展,也使得它们的人机互动性越来越好。”他说,比如最近很火的“Pepper”机器人,它内置了两个RGB相机,拥有类似人眼的观察能力;安装了4个麦克风,从而获得立体声,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辨别声音产生的方向。

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郝玉成说,未来中国将成为服务型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它模仿人脑,有一定的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感知视觉、听觉、触觉,还能分析出行为关系,并具有自主学习的技能,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协助人类完成工作。”

对于想投身“蓝海”的企业来说,未来哪些是热门方向呢?

王田苗认为,比如扫地、擦窗、送餐这样的家政服务;助老助残、医疗外科手术、智能假肢、陪护等医疗康复服务;无人驾驶的车、船、飞机,勘探、危险作业等特种服务。“就拿康复机器人来说,目前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至少有百亿级的市场空间。”他说,我国肢体残疾的人群十分庞大,加之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国内康复设备供应严重不足,与临床需求存在巨大缺口。

郝玉成也认同这一观点,并援引了国外的一些成功先例,“比如美国研发出的‘护士助手’机器人,已经在世界各地几十家医院使用。正在研发的新型消防机器人,可以直接走进火灾现场救火,它可以耐500℃高温,跨越障碍物、操作灭火器等。”

南京市已有40多家

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