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大师谈固废】垃圾零废弃的十个国外经验

   2015-09-29 固废家园微信2680
核心提示:在中国,生活垃圾以6%-8%的速度逐年增长,2 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中,1 4的城市已经没有垃圾填埋场所。垃圾正吞噬我们的城市。 城市零废弃,文

在中国,生活垃圾以6%-8%的速度逐年增长,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中,1/4的城市已经没有垃圾填埋场所。垃圾正吞噬我们的城市。 城市零废弃,文明我先行。解决“垃圾围城”,迫在眉睫,今天家园带大家一起学习Paul实现垃圾“零废弃”的十个步骤。

保罗˙康耐特(Paul˙Connett)

《零废弃之路》作者,现居住美国,为“零废弃”而战三十多年。1983年,拿到博士学位的Paul开始在纽约的圣劳伦斯大学教授生物化学。1985年却无意间参与了当地反对垃圾焚烧厂建设的运动。这次运动最终将Paul带入环保事业,成为一个反对垃圾焚烧与填埋的斗士,从此也找到了他终生为之奋斗的使命。

他的足迹遍及北美及全球60多个国家,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演讲超过2500次。而他的夫人Ellen也为一个名为《向垃圾说不》(Waste Not)的新闻通讯做了13年的编辑工作。

目前Paul把主要精力花在向人们提供效费比高,同时又可以替代垃圾焚烧厂与填埋场的垃圾处理解决方案上,并制定了“零废弃2020”战略,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可以改善地区性的环境及经济。

Paul的“实现零废弃的十个步骤”

1 垃圾分类

我们既然能够靠我们的双手去获取资源,我们也可以靠我们的双手去将垃圾分类。

2挨家挨户上门回收垃圾

旧金山的垃圾收集系统是分成可回收垃圾、可堆肥物和其它垃圾三种,一个星期收集一次。意大利的卡潘诺里市则在一个星期的不同时间收集不同种类的垃圾。在英国的威尔士,专职的人员会开着特别设计的大卡车在路边收集。在巴西,挨家挨户上门回收垃圾则由拾荒者来组织的,这些行动也为这些地区提供了很多的工作机会。

3堆肥

以美国旧金山为例,已经拥有挨家挨户上门收集有机废物的系统。 在旧金山的市政府为了鼓励餐馆对厨余分类,规定如果餐馆将有机废物分开收集就能省下25%的垃圾处理费用。这些收集到的厨余将被运到郊区的堆肥厂,当地的农民都使用堆肥厂制造出来的肥料。他们种植出来的水果与蔬菜又会被卖到城里面去。目前有200多个葡萄园使用堆肥制造的肥料。

4可利用原料回收

旧金山的96号码头的垃圾回收厂归在那里工作的员工所有,这位当地创造了工作机会的同时又能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最主要的是能从废弃物中收集更多的可回收的原料。

5在社区建立重复使用和修理中心

在洛杉矶的废弃物中,可重复使用的物品虽然只占到了2%,但是他们的价值所占的比例却很大(35%)。所以这是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

在美国有一家叫做Urban Ore的回收站已经运营了长达30年的时间,每年的总收入达到300万美金,有37个职工拿着高薪在这里供职。重复使用和修理中心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创造工作岗位的方式减轻贫困;可以与建筑拆除公司、加工公司等形成产业链,从而有益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益于社区发展,也可以有效阻止过度消费。

6经济刺激

在意大利,通过实施计量收费,垃圾转化率由70%上升到了85%。在美国西雅图,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容量的垃圾桶,丢弃的垃圾越多收取的费用越高。

7减废项目

爱尔兰政府通过对每个塑料袋征收15分的税费使得塑料垃圾袋的使用率降低了92%。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回收使用玻璃啤酒瓶已经有超过60年的历史了。

意大利的一些连锁商店里,顾客们可以用自己的瓶子来装洗发水、洗衣液、牛奶、葡萄酒等液体产品,类似的这些措施都是的废弃物总量下降了。

8其他垃圾分拣和科研中心

这是实现零废弃最重要的一步,经过居民分类、堆肥之后还残留的废弃物中,在分拣中心会被再一次分拣出更多的可回收垃圾,有机物碎片和有毒物质。受到污染的有机垃圾也会进行堆肥处理,但是这些堆肥不会用于农业施肥,而将进行填埋处理,确保农产品安全。

同时,也应该鼓励零废弃研究的进行。通过零废弃研究向工业传递一个信息:如果一个产品不能被重复利用、分类回收或者堆肥,那我们的工业就不应该制造这样的东西。

9更好的工业设计

这里是社区责任与工业责任的交集,需要更具智慧的精英群体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废弃与污染。

10将剩下的残留物送进临时填埋场

目前的技术,依然有一些物质无法实现循环利用,所以临时填埋还是需要的。对于这一点,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在2020年之前逐步缩小垃圾填埋场,最终实现“零废弃”。

努力实现零废弃,可以保护环境,拯救生命,同时有益于通过促进就业来发展经济,减少有毒物质从而保护公众健康,使大学里的科研更有意义,让人类社会走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更多的希望!

问:我们实现“零废弃”的愿望是否过于理想化?

答:实践证明零废弃是切实可行的,它不需要高深莫测的技术,也不需要很多资金,只要从政府到基层都有实现“零废弃”的愿望,而且付出行动,就可以达成这个目标。而且中国的科学技术史比西方早两千年,拥有众多精英人才,只要努力去做,在中国一定可以实现“零废弃”。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