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市场需求巨大 机器人产业亟待强化顶层设计

   2015-09-29 中国工业2860
核心提示:机器人我国产业才刚刚起步,未来30年我国都将保持全球最大的市场。而未来10年,仅我国机器人市场就有望突破30万台。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

机器人

“我国产业才刚刚起步,未来30年我国都将保持全球最大的市场。而未来10年,仅我国机器人市场就有望突破30万台。”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需抓住“十三五”战略机遇期,将“机器人换人”与培育机器人产业结合起来,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商业模式,推进市场化,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

拥抱2.0时代

罗军表示,机器人产业通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机器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只是一些自动化装备。

智能机器人

罗军预测,在即将来临的机器人产业2.0时代,即时代,美国正在悄然改写历史,很快就会重新引领机器人产业新的发展。

何为机器人产业2.0时代?罗军是这样定义的:再过10年左右,人类社会将基本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届时,机器人产业将迈入2.0时代,也就是机器人产业智能化时代。届时,机器人将成为传统机器人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等众多先进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在2.0时代,智能机器人将无处不在。

工业4.0

我国要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就要力争在2.0时代胜出,这就需要提早布局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罗军表示,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未来10年是一个节点。要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必须与相结合,与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好顶层规划和设计,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避开产业误区

罗军预计,未来30年,我国有望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市场。而10年后,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有望达到25万台以上,远远超过目前全球市场总量。

工业机器人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国都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布局。为推进我国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3年底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对此,罗军表示,政策扶持固然需要,但要找准方向,谨防走入误区。“目前我国通过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补贴的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大量使用机器人,实现了传统产业的升级,促进了大量机器人的普及。但是,由于国内机器人企业缺乏竞争力,在大量推广使用中缺乏竞争力,反而被边缘化,进一步挤压了国内机器人企业的生存空间。”罗军说,由于机器换人计划与扶持本土机器人政策脱节,机器换完了,当地的机器人产业并没有发展壮大起来。

“而且,传统的招商模式不能适应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罗军告诉记者,某些地方采取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将吸引国外机器人投资建厂作为发展和壮大本地机器人产业的头等要务来抓。优点是可以很快生产出成熟的机器人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缺点是严重挤压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罗军建议,要强化顶层设计,在“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中,要根据智能机器人发展方向和趋势对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进行布局。要真正发挥出“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的示范性、引领性、辐射性、带动性。要推进机器人服务平台建设,让用户零成本地用起来。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