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四大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纲要编制启动

   2015-10-13 山西日报2380
核心提示:10月12日,记者从山西省水利厅获悉,桑干河、滹沱河、漳河和沁(丹)河四大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启动,预计明年5月完成审定。山西素有表

10月12日,记者从山西省水利厅获悉,桑干河、滹沱河、漳河和沁(丹)河四大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启动,预计明年5月完成审定。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称,河流众多,水系密布。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丹)河是除汾河之外,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四条大河,其省境内流域总面积57034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6.5%。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流域水资源状况、工程设施条件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旧的流域治理、开发、保护规划已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汾河流域修复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之后,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丹)河四大河流生态修复工作也将适时启动。

此次规划纲要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理思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立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统筹自然生态多种要素,实施“综合治理、自然修复”,为实现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一、根据四大河流自身的水资源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二、通过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优先解决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问题,系统解决其他主要问题,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力争做到多策并举、相互衔接、科学推进。三、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形成生态修复治理的强大合力,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增加投入。

记者了解到,四大河流的生态修复规划纲要由相关各市政府牵头编制,由省有关部门进行复核;流域内县(市、区)政府予以配合。此外,相关各市要适时启动河流生态修复的法律条例制定工作,为做好各河流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为保证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快速推进,省水利厅制定了进度时间表:2016年1月,四大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纲要由各市政府报省级相关部门复核;2016年4月底前,省直有关部门完成复核;2016年5月,力争报送省委、省政府审定。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实施四大流域的生态修复工程,在规划期末能够基本解决影响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问题和主要问题,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相关链接:

1、桑干河

桑干河发源于忻州宁武县管涔山庙儿沟,始称恢河,流经忻州宁武县城,在阳方口镇进入朔州,于朔城区神头镇同源子河汇流后称为桑干河。桑干河流域在我省境内涉及朔州、大同、忻州3市17县(市、区)。

2、滹沱河

滹沱河发源于忻州繁峙县泰戏山西麓马跑泉河、桥儿沟一带,向西流经代县、原平至忻府区,在忻口受金山所阻,急转东流,经定襄、五台至阳泉盂县入河北省境,在河北献县与滏阳河汇流后称子牙河。滹沱河流域在我省境内涉及忻州、太原、阳泉、大同、朔州5市9县(市、区)。

3、漳河

漳河在我省境内分为清漳河、浊漳河两条河流,省境内流域面积15884平方公里,涉及长治、晋中2市18县(市、区)。清漳河分东、西两源,省境内河长146公里,流域面积3740平方公里。浊漳河分南、北、西三源,省境内河长226公里,流域面积11256平方公里。

4、沁(丹)河

沁河发源于长治沁源县王陶乡土岭上河底村,在太岳山崇山峻岭间蜿蜒南下,穿越临汾安泽,在沁水官亭圪堆附近进入晋城,经阳城至泽州拴驴泉附近入河南,由河南济源五龙口出太行山至武陟南贾村汇入黄河。沁(丹)河流域涉及晋城、晋中、长治、临汾4市15县(市、区),省境内河长370公里。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