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陆超、宋洁:考虑风电与火电快速变负荷的实时AGC机组调度

   2015-10-14 电力系统自动化1690
核心提示:1风电接入对AGC带来何种挑战?近年来,由于清洁、丰富等特点,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不断增长,风电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随着风电的大

1风电接入对AGC带来何种挑战?

近年来,由于清洁、丰富等特点,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不断增长,风电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随着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其扰动性发电负荷影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电网不得以对风电厂采取限发措施。风电并网容量的增加,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也带来新的冲击。由于风力发电存在着随机性、快速变化性等特点,风机出力扰动的快速变化对AGC机组的快速变负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AGC调配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风电接入带来的挑战?

在当前我国的电网中,火电机组是补偿风电变化的必然选择,这对火电机组的快速变负荷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将机组的快速变负荷能力纳入到AGC调度的优化目标中,给予具有快速变负荷特性的机组以更多的机会参与AGC调节过程,能够提高整体调节时间,以适应风电接入后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风电与AGC调节机组出力的关联关系,为应对风电的AGC调度提供新的思路。

3网络损耗灵敏度在AGC调度中的作用?

为了简化计算,在已有的关于经济分配研究中线路的传输损耗通常被忽略。事实上,传输损耗直接影响发电机的出力,进而影响分配的经济性,若将其忽略,将直接影响着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当风电变化时,火电调频厂需要变负荷以补偿风电机组出力,传输线路距离越长,传输线上的损耗也相应增加。在进行风电与火电机组AGC调配优化过程中,传输损耗的影响就更不能忽略。同时,网络损耗灵敏度作为一个中间量,建立起了风电与调频机组间的关联关系。因而在AGC调度问题中,可以通过网络损耗灵敏度建立系统功率平衡约束,并将其纳入到AGC模型分配中。

4网络损耗灵敏度的求取方法?

随着PMU的广泛应用,大部分节点的注入有功可以通过测量得到,这就提供了一种新的网损计算方式。利用系统中小幅扰动引起的节点功率的类噪声曲线,以及计算出的相应网损变化值,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RLS),辨识出网损灵敏度矩阵,即

式中:ΔP为不同节点有功功率变化矩阵;为损耗灵敏度向量;ε为误差向量。

5如何建立考虑火电机组变负荷的AGC调度模型?

本文提出了考虑火电机组变负荷的AGC机组调度模型。不同于以往AGC调度模型,这一模型以综合考虑调度的经济性与调节的快速性为目标,在考虑常规火电机组出力约束的基础上,考虑了基于网络损耗灵敏度的功率平衡约束。

6网络损耗灵敏度辨识方法与考虑火电变负

荷能力的优化模型效果如何?

根据本文提出的辨识方法,在IEEE-30节点系统上进行有效性的验证。

1)将本文提出的利用随机扰动结合RLS辨识出的网损灵敏度方法,与B系数法和转置雅克比矩阵法进行比较,得到的结果相近,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辨识灵敏度矩阵是可行的。本文方法在在计算速度上有较大提高,更有利于实时发电控制。

2)在IEEE-30节点完成考虑火电快速变负荷的AGC调度模型有效性的验证。当风电出力发生变化时,进行优化计算,分析快速性目标、网络损耗灵敏度等对于优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网络损耗灵敏度,优化模型可以得到更符合实际的机组配额,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随着系统对快速变负荷能力需求的提高(以快速性系数αs表示),具有快速性的机组会得到更多的配额(如下图所示)。

αs对优化调度的影响

作者介绍

张静怡,清华大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AGC的优化调度。

陆超,2005年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宋洁,2010年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仿真优化与随机建模。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