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我国掌握国际物联网最高话语权

   2015-10-15 文汇报1830
核心提示:物联网是面向实体物理世界,以感知互动为目的,以社会属性为核心,建立在互联网和智能化基础之上,物理与信息深度融合的全新体系。近日在无锡

“物联网是面向实体物理世界,以感知互动为目的,以社会属性为核心,建立在互联网和智能化基础之上,物理与信息深度融合的全新体系。”近日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上,国家973物联网首席科学家、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感知科技总裁刘海涛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面阐释了物联网的核心理念,以及“物联网×产(业)(金)融商(业)”的创新发展模式。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物联网与互联网不一样。”刘海涛指出,“很多互联网的信息是人工输进去,是事后的、主观的,有真的,也有假的,还有骗子。物联网是依托感知材料把实体世界的状态、变化以人为不可操纵的方式反映到物联网体系,它是客观的、真实的、实时的,还是可以预测的,是实体世界的镜像。”

“互联网+”正在解决传统行业流通领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物联网×”能解决什么?刘海涛表示,“物联网×”是对传统行业的核心、模式的深刻变革,是虚实交融的实体经济,对传统行业的影响远超过互联网。

他认为,物联网推动信息技术从“智能化”架构到“社会化”架构,从“大数据”到“大事件”,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信息处理智能化,代表产品是个人电脑;第二次浪潮是信息传输网络化,代表性的技术是移动网、互联网;而第三次浪潮是信息获取的社会化,代表性的体系是物联网。“物联网是工业4.0的核心支撑。”刘海涛表示。

全球物联网架构由中国人设计

今年5月19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物联网标准化(WG10)大会,正式同意同步转移原中国主导的物联网体系架构国际标准项目(ISO/IEC30141),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专家继续担任该体系架构项目组主编辑。这标志着中国继续主导国际物联网体系架构,继续掌握国际物联网标准最高话语权。刘海涛指出,这不仅代表中国在物联网国际标准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也代表了中国物联网技术产业在国际的领导地位。“这些意味着,互联网的架构是美国人的,但全球物联网架构是咱们中国人设计的!”刘海涛自豪地表示。在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中,刘海涛和他的团队为祖国赢得了主导性的话语权。

刘海涛告诉记者,面对物联网在全球崛起的态势,我国从政府到行业都给予了极大重视。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已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我国也已进行实质性探索。目前,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中国电信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已在无锡成立,这标志着我国首批“物联网城市”已经启动。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