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开启创新模式 海尔智能制造走在世界前列

   2015-10-15 南方企业新闻网1940
核心提示:近年来,海尔顺应全球新工业革命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引下,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互联工厂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发展路线。

近年来,海尔顺应全球新工业革命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引下,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互联工厂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发展路线。从2005年开始,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提出要把传统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2008年,对整个企业的产品制造体系进行了模块化改造,同时在虚拟设计、实体制造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建设。从模块化到自动化再到黑灯工厂的建设,到现在建成互联工厂,不断持续的探索试错,取得了显着的实践成果。

颠覆传统业务模式

海尔互联工厂的探索实践将业务模式由大规模制造颠覆为大规模定制,打造U+智慧生活平台,对外企业从生产产品硬件到提供智慧解决方案转型;对内整合用户碎片化需求,通过互联工厂实现个性化定制。

如海尔的一款天铂空调,就是通过用户众创的方式产生的。传统的空调都是方形的,天铂空调是圆形的,结构像鸟巢一样。用户在网上提出创意,希望空调能达到这样一个效果,最后吸引了1700多个用户参与投票,并形成了天铂空调方案;通过虚拟设计系统、制造系统等能够支持用户创意方案快速变成产品模型,并测试到最后生产出来。这款产品已在2015年家博会上发布,已经有近万名的用户来咨询、预约,实现了用户追捧。

平台能力是业务模式达成的保障,海尔的制造转型最终是建立起一个互联工厂生态系统,我们把整个工厂变成了并联的平台,从用户交互到开放式创新、智能服务,构建七大全流程平台,全流程打通,支撑用户全流程参与下的最佳体验;围绕U+智慧生活这个核心,从产品的创意开始,一直到用户的使用,再到不断的迭代,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最佳体验。

颠覆传统的管理体系。组织转型是首要条件,海尔从原来封闭的正三角组织变成了创业平台。具体来说,从整个供应链,包括生产、制造、物流、采购等各环节都已转型,由传统串联的科层组织变成了共同面向用户的一个个小微。这样整个企业组织转型成一个平台型的企业。

流程方面从串联到并联。原来信息通过串联的组织一步步传递,周期长;现在实时用户的信息可以同步传递到海尔的设计资源、模块商资源、物流资源以及全流程的小微,大家事先参与交互,通过提供引领的解决方案,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机制方面也进行了颠覆,从企业付薪到用户付薪,以用户为中心,各方基于不同的市场目标结成小微,风险共担,超利共享,共同创造用户需求;只有创造出用户价值才能分享,否则就要退出,或者优化。

建立智能制造技术体系

海尔互联工厂的企业价值创新,即建立持续引领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这一体系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模块化,这是基础。海尔从2008年开始探索模块化,是全球家电行业惟一在持续探索模块化的企业。例如,一台冰箱原来有300多个零部件,现在在统一的模块化平台上整合为23个模块,通过通用化和标准化、个性化模块的整合创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二是自动化,海尔理解的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与用户互联的智能自动化,由用户个性化定单自动驱动自动化、柔性化生产。

三是数字化,通过以iMES为核心的五大系统集成,实现物联网、互联网和务联网三网融合,以及人人互联、人机互联、机物互联、机机互联。最终让整个工厂变成一个类似人大脑一样智能的系统,自动跟人交互、满足用户需求,自动响应用户个性化定单。

四是智能化。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智能产品,产品越来越智能化,就是从现在简单的功能性产品变成了智能产品,冰箱、空调可以自动感知需求,空调可以自动感知温度,可以感知用户的使用习惯,可以自控制、自学习、自优化,可以和企业进行互动,同时可以实现用户最佳体验。另一方面,整个工厂越来越智能,通过信息互联、数据积累及大数据分析可实现针对不同的定单类型和数量,其生产方式可以自动优化调整。

海尔智能制造走在世界前列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海尔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互联工厂体系,实现了六个互联工厂的引领样板,四个整机工厂: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滚筒、青岛热水器,两个前工序工厂:青岛模具、电机工厂,初步实现了向互联工厂的转型,可实时、同步响应全球用户需求,并快速交付智慧化、个性化的方案。

海尔互联工厂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专家的高度认可,认为海尔的智能制造探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互联工厂带来了用户价值的大幅提升。

一是可定制,用户可以通过海尔交互平台提报产品设计方案,成为产品的设计者;如沈阳冰箱的模块化产品通过用户的选择和组合,由原来的20个型号,到现在的500多种型号,这500多种型号可以同时在生产线上高效柔性生产,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体验。

二是可视化,用户从消费者变成产销者,用户可以参与企业的全流程,并且实现体验的可视化。

三是高品质,通过互联工厂带来了更好的用户口碑体验。如洗衣机:内筒线采用行业最领先的冲压技术,实现最小脱水孔孔径(2.0mm),孔径越小,对衣物的磨损就越小,同时满足了用户对洗涤静音的要求,引领行业;焊接方式由原来的氩弧焊接升级为激光焊接,使内筒能承接1600转/分的高压,使产品在外观精细化、可靠性、静音方面达到领先水平。再如空调:通过机器人社区、万级传感器、上百个关键质控点等先进制造技术部署应用,实现产品品质优于国内行业10倍,优于国际领先水平2.5倍;焊接质量水平<10ppm,质量优于行业水平20倍。

从企业价值角度看,海尔实施智能制造的互联工厂总体经济效益明显。在效率上,互联工厂整体提升20%,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在效益上,互联工厂降低运营成本20%,能源利用率提升5%,厂内库存天数下降50%以上,交货周期由21天缩短到10天。

同时,在各个智能制造示范子项目上,都取得了阶段成果。

在智能产品、智能服务平台方面,凭借U+智慧生活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的性能引领、服务完善、品牌知名度高,海尔智能家电等销量累计超过100万台/套,收入近30亿元,实现10倍速增长。

个性化定制方面,海尔在模块化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定制,用最少的模块配置出用户需要的型号,平台数量优化20%,可组合变化出数亿级的产品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体验。

协同开发方面,实现参与协同设计的模块供应商数提升到了36%,一流模块商可以与海尔研发在线进行协同设计。

电子商务方面,2012年海尔电子商务零售额14亿元,占海尔主营业务的1.5%;2014年零售额120亿元,占比12%。

智慧物流方面,所有出入库按标准自动扫描识别,库存信息准确率和出入库信息准确率都达到99%以上,配送效率提升20%,车辆资源周转率提升2倍以上。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