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机器人来抢“抢饭碗” 或将替代低端岗位和劳动

   2015-10-15 都市热报2460
核心提示:导读:机器人的发展、代替人力是一种趋势,即便是将来与人们竞争岗位、抢饭碗也是正常现象。但是一定也会产生新的产业和岗位,相对低端的岗位

导读:

机器人的发展、代替人力是一种趋势,即便是将来与人们竞争岗位、抢饭碗也是正常现象。但是一定也会产生新的产业和岗位,相对低端的岗位和劳动将会被机器人代替,人们就可能从做事的人变成操作的人,逐渐迎来更高端的人才竞争,工作也会更加高效。

昨日,渝北区人民医院引进抓药机器人,身价60万元,抓药每次能精确到0.1克,一人可顶三人……此外,还有诸如削面,做清洁,记者等工作岗位,都已经出现机器人的身影。

机器人来抢饭碗了,你慌张吗?

药房机器人 能抵三人工作量

昨日,记者来到渝北区人民医院,在药房看到,相邻两面墙上分别立着一个约1.7米长、1.8米高的白色药柜,这组药柜总共436个小格子,每个格子“住”着一个直径约8公分,长约25公分的圆柱形药瓶,药瓶里装着不同种类的中药粉末,瓶底标注着药品名称及对应二维码。

药柜旁,是抓药的机器人。药剂师将方子上各种药物名称、重量等信息录入电脑,药柜上相应的药瓶会亮灯,这时药剂师依次将亮灯药瓶取下,用瓶底对着机器人的扫码枪扫二维码,让机器人识别药物种类,再把瓶子放到机器人圆形卡槽称重,插入插槽,摁下按钮,药粉会按指定剂量进入药袋,再过塑封口。

“由于机器人帮忙,以往3人的工作量,现在1人就能搞定。”药剂科科长袁野告诉记者,机器人药物剂量能精准到0.1克。

维护系统的工程师伍政说,药剂师每次把药瓶放到机器人上称重时,机器人会自动减去将要抓走的重量,形成库存量记录。

“我国中药资源丰富,植物药多达11146种。但在全世界中药出口中,我国占据的比例很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配药方式,精准度无法保证,而且难以避免手和空气中有害粉尘对药物造成二次污染,这与国际药品的规范要求相悖。”袁野说,现在有了机器人,精确度和污染问题都得到了很好解决。

机器人来袭 有担忧也有坦然

袁野介绍,机器人是北京一家药业公司免费给他们配套使用的。

机器人“抢饭碗”来了,在这些行业里工作的人怎么看?

“以前抓药,要先找对抽屉,把药抓出来称,称完还把药装进药袋,最后用绳子把药袋系好。机器人抓药,那些步骤基本上省掉。”该院药剂师说,机器人的到来帮他们提高了不少效率。

热报上周报道了机器人进银行当大堂经理。昨日,该营业厅大堂经理王小姐说:“它一来我们都很高兴,以前客户等久了难免向工作人员抱怨,现在看到机器人可爱地撒娇,就少有客户抱怨了。”王小姐称,机器人娇娇主要帮助大堂经理分流客户,办理简单咨询业务,不仅不会和他们抢业绩,还帮他们推销信用卡,“又帮忙做事,又没有业绩冲突,我们当然欢迎。”

在市内某报社当记者的张先生表示,根本不担心机器人取代记者写稿,“机器人只是搜集和整理信息,要像人一样思考、分析、挖掘故事,还差得很远。”

今年26岁的陈凤对机器人的出现则有些担忧,2009年从重庆医药高专药剂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医院药房工作,如今虽在家待产,她正在紧张复习,应付本周六的执业药师考试。

陈凤说,人类具备的药品专业知识,机器人要完全掌握,还需要很长时间,短期要取代人工不太可能,但机器人给和她一样在药房抓药的普通人员来说带来了压力,“现在技术太发达了,机器人抓药都实现了,难保今后不会有更多功能,第一个淘汰的就是抓药这种基础岗位。”陈凤告诉记者,等她拿到执业药师证书,打算筹资开家药房,“到时我可以雇佣机器人,而不是被它取代。”

机器人替代 低端岗位和劳动

据媒体报道,除渝北区人民医院,我市另外几所医院也相继引进了抓药机器人,一台机器人价格为20万至30万元不等,平常除电费外,维修费用低廉。

陈凤给记者算了笔账,普通医院,一位持证药剂师年薪约5万元,一台机器人顶替三名药剂师,不需要五险一金等福利,没有病假公休假等,从成本上确实节约了不少。

面对机器人来袭,轨道族白领是否担心饭碗被抢?昨日热报通过热线、轨客网、官方微博和微信就此问题对500名轨道族发起问卷调查,其中437名轨道族表示“不担心”,占87.4%,余下的63人选择了“担心”,只占12.6%。网友千山万水表示:“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事机器人完成不了。不存在构成威胁。”“Moon8888”认为:“机器人始终是程序控制,不可能比人更灵活。” 中科院机器人专家、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重庆)中心主任何国田教授介绍,机器人的发展、代替人力是一种趋势,即便是将来与人们竞争岗位、抢饭碗也是正常现象。但是一定也会产生新的产业和岗位,相对低端的岗位和劳动将会被机器人代替,人们就可能从做事的人变成操作的人,逐渐迎来更高端的人才竞争,工作也会更加高效。

何国田认为,机器人是会给人们带来的更多是机遇,作为普通白领更多面临的是对专业素质的考验。

何国田称,近年来重庆在发展机器人也取得了诸多成绩:像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已有了一定基础,像无人机无人车的制造产业链也已形成。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机器人进入到人类生产生活中。

相关链接

机器抢饭碗 办公室受冲击最大

2013年剑桥大学发起的“未来的雇佣关系,就业将如何受电子化影响”研究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德国现有的3000万个工作岗位中至少有1800万个都可以被智能机器以及软件所取代。调查发现,不同工作岗位的失业风险程度取决于专业化分工、职位等级和工作性质。最基层的操作工种有86%的工作岗位可以被机器替代,辅助劳动力则是受机器人威胁第二大的工种。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坐办公室及从事文秘工作者最为危险:有约190万个工作岗位将受到智能化办公等技术的威胁。其他受影响严重的工作岗位有仓储、邮政以及快递行业(150万),零售业(120万)以及保洁人员(120万)。

负责该项目的Edward Hess教授认为,在接下来十年或二十年内,美国超过60%的就业岗位较可能被智能技术替代,而在未来七到十年,智能机器人很可能将替代服务业的很多职位,这些领域包括财会、新闻、建筑、法律、金融和医药领域。该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将来被机器人取代的风险也就越小。需要与人沟通的职位是永远不会被取代的,需要大量情感投入的服务业工作,例如护理、咨询、教育或社会工作也将受到较少影响。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