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不是所有“机器人+数控机床”都属于智能制造 ——同济大学博导张曙

   2015-10-20 南京日报2570
核心提示:在智能制造的引领下,未来数字化工厂将是什么样?昨天,在国际金属加工展的配套论坛上,同济大学博导、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曙教授抛出

在智能制造的引领下,未来数字化工厂将是什么样?昨天,在国际金属加工展的配套论坛上,同济大学博导、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曙教授抛出案例:一个面积仅1000平方米的厂房,每秒钟生产1件产品,服务6万客户,厂房内有5000多个数据采集点,每天处理5000万个数据,产品合格率99.9998%。这是西门子在成都建设的数字化样板工厂。张曙建议国内企业做智能制造,不妨参考这个样板。

张曙首先为智能制造澄清概念,不是所有的“机器人+数控机床”都属于智能制造。机床必须带传感器,具有能感知震动、位移、温度等的能力。

“互联网+WiFi”也不等于智能制造,它们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设置,是手段,但绝非全部内容。离开物理的生产过程和实体设备,互联网什么都生产不出来。

他说,西门子数字化工厂,是一座“自己生产自己”的工厂,产品开发借助软件进行,数字化设计、虚拟组装,“可见即可得”。产品数据通过网络连接到质量控制、采购、物流等各个责任方,实时更新,线上有数千个传感器采集工况数据,监控生产状态。

张曙认为,中国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4.0,其核心是基于物联网和无线通信的信息物理系统。智能制造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机遇,但是千万不能一窝蜂“大干快上”。中国制造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加快工业2.0和工业3.0的进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从模仿和“山寨”圈子里跳出来,致力于创新,才能成为世界玩家。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